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发布时间:2020-04-28 02:24
【摘要】:最近十年,社交网站发展迅速,青少年是当前社交网站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在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考察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其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以及在线社交互动倾向的调节作用和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大连和沈阳两所城市随机取样,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在线互动倾向量表、自我认同简易量表对803名12~19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Mplus对研究变量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自我同一性;(2)网络社会支持正向预测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并在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3)在线社交互动倾向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网络社会支持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即相对于在线社交互动倾向低的青少年而言,在线社交互动倾向较高时,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网络社会支持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研究结论:(1)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负向预测其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越高、自我同一性完成水平越低。(2)网络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自我同一性之间挥了缓解或保护性作用。(3)整体模型检验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在线社交互动倾向、网络社会支持和自我同一性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受到在线社交互动倾向的调节,即相对于在线社交互动倾向低的青少年而言,在线社交互动倾向高的青少年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相对较少。以上研究结论对正确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社交网站以及维护与促进自我同一性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图文】:

模型图,研究假设,模型,社交


检验网络社会支持在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在线社交互动倾向在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变量的关系模型见图2.1。具体的研究假设如下:假设1: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假设2:网络社会支持在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假设3:在线社交互动倾向调节社交网站使用通过网络社会支持影响自我同一性的前半路径。具体来说,在线社交互动倾向低的个体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更多。图2.1 研究假设模型2.3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使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变量进行考察。问卷调查法因其可以突破时间、地域限制,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数据,而且调查结果容易量化,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的特点,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考察这些研究变量也是这些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其中,对在线社交互动倾向的考察,有研究者采用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数量和网友数量的比值为指标(张梅,张sィ磷郧浚徘呛欤

本文编号:2642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42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