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绩效的提升研究
【图文】:
1 研究思路本研究的具体结构如下。第 1 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等,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第 2 章,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及学习绩效概述。本章主要对教育虚拟社区伦理、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绩效进行系统概述,界定绩效与学习绩效以及教育虚拟社绩效的涵义、特点等。第 3 章,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绩效的作用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实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因子,为第四章路径的提出与基础。第 4 章,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绩效各层面的提升路径分析。通过前文的,对提升路径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及完善。第 5 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文章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研望。依据上述流程,构建本研究的逻辑思路,如图 1.1 所示。
第 1 章 绪论本研究所涉及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理论采用胡凡刚教授的相关定义,“基于个性化人性化的社区平台,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主要以教师和学习者为交往主体,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为学习者及教师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资源与知识的共建共享活动,以达到交往主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①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笔者及研究团队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中央电教馆规划与组织的 55 个专题教育社区以及中国大学 MOOC、“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社区等进行调研,总结并完善了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的总体框架,进行了重点剖析,此丰富了交往理论模型(如图 1.2 所示)。该模型重点阐述了社区交往的基本层次结构本质涵义、各个层面的交互过程及其价值意义,此模型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教育虚拟社区论体系,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社区学习者要想达到知识的意义建构就要在社区中进行学习交往与互动,而学习交往与互动则展现了社区的内在“灵魂与精神”,,可以说,教育虚拟社区中没有交往互动,其他要素的价值就很难实现。由此可见交往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是社区稳步发展的“源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彤;赵国宏;;我国在线学习绩效研究发展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年10期
2 徐恩芹;;师生交互影响网络学习绩效的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09期
3 张威;;基于《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的学习绩效研究[J];时代教育;2017年01期
4 吴雨;;浅析大学生学习绩效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6年11期
5 林筠;孙晔;刘伟;;基于资源观的创业导向与联盟中组织学习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6 张桂敏;学习绩效的激励作用简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年02期
7 张豪锋;王娟;王龙;;运用思维导图 提高学习绩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12期
8 赵慧琼;姜强;赵蔚;李勇帆;赵艳;;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绩效预警因素及干预对策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9 李想;;浅析幸福感、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的内在联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年09期
10 黄天慧;郑勤华;;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吴价宝;张帅兵;蒋娇;;组织中团队间学习环境、学习模式与团队间学习绩效关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杨玉芹;;移动教育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姝琦;林琳;;生涯规划干预对大学生学习绩效影响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张琳;詹青龙;;远程职业教育学习绩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研究生 王林日;美国人看校长素质与学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龙绍华 黄建华;聚焦主战学透 瞄准主业做实[N];解放军报;2016年
3 浙江洞头县局(分公司) 陈赛燕;关于构建浙烟企业大学的思考[N];东方烟草报;2012年
4 刘树荣 特约记者 林玉鸿;“光荣缺点”变成“共同亮点”[N];人民武警;2007年
5 中铁六局太原铁建租赁分公司 张俊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6 太原市热力公司 刘海峰;以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N];山西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忠仕;知识转移、知识搜索及组织学习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周小兰;员工成就目标导向对团队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海斌;基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分布式组织协调工作机制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邓渝;企业员工多样性效应的跨层次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叶;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绩效的提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2 彭遥;中庸思维对工程项目组织管控及学习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3 贾斌;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4 齐道玉;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运动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雅丽;技术创新网络内部差异性对跨组织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6 吕文研;军校飞行学员学习绩效机制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7 汪慧东;上市公司连续购并中高层管理团队特征对其学习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8 薛静静;基于微博的课外协作学习绩效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明龙;大学课堂合作学习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应小平;浅析远程学历教育模式下影响电子化学习绩效的关键因子[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4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6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