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区域探索与推进建议——以重庆市“雏鹰计划”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6 12:11
  培养创新后备人才是基础教育改革回应时代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该研究运用质化访谈法,通过分类编码和提炼范畴,发现创新后备人才区域培养的现实问题聚焦于目标理念、资源建设和选拔评价。重庆市"雏鹰计划"构建起三维一体的目标理念、四位一体的资源平台、五段一体的选拔评价,对制约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瓶颈给予了实践回应。未来创新后备人才的区域培养可在借鉴重庆经验的基础上,纵向衔接目标体系,锻造学生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横向贯通资源建设,构建各方主体协同育人;分段构建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以期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创新后备人才区域培养的现实瓶颈
    (一)目标理念有偏差
    (二)资源建设不到位
    (三)选拔评价不科学
二、重庆市“雏鹰计划”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区域探索
    (一)树立三维一体的目标理念体系
    (二)构建四位一体资源建设平台
    (三)健全五段一体选拔评价体系
三、创新后备人才区域培养的推进建议
    (一)纵向衔接目标体系,锻造学生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
    (二)横向贯通资源建设,构建各方主体协同育人
    (三)分段构建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评价促进区域性中学创客教育优化发展——以郑州创客教育实践为例[J]. 张五敏.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7)
[2]日本高中与大学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析[J]. 欧阳光华,周菁菁.  比较教育研究. 2019(05)
[3]关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 孙宁,卢春艳,孙晨.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1)
[4]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北京市“翱翔计划”的思考与实践[J]. 罗洁.  教育研究. 2013(07)
[5]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刘彭芝,周建华,张建林.  教育研究. 2013(01)
[6]遵规重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成功之本[J]. 陈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2008(06)



本文编号:3251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251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b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