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扩大教育不平等了吗——基于江苏省13176份中小学问卷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8 22:36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13176份中小学生问卷数据,发现阶层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影响显著,精英阶层家庭学生的学习效果好于非精英阶层。在线教学有赖于学生家庭给予相应的硬件配备和教育参与,相比非精英阶层,精英阶层在硬件配备和教育参与方向的双重优势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其子女的学习效果。此外,硬件配备和教育参与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且农村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对家庭教育参与的依赖性更大。因而,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重阶层与城乡差异。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信息社会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二)数字鸿沟中的社会分层、家庭支持与教育不平等
二、研究数据与变量设置
(一)研究数据
(二)变量设置
1. 因变量:学习效果
2. 自变量:社会阶层、硬件配备与教育参与
3. 控制变量
三、研究结果与假设回应
(一)中小学生家庭支持与学习效果的阶层差异
(二)中小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
(三)稳健性检验:城市与农村的比较分析
四、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扩大中的鸿沟”: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状况与群体差异比较[J]. 刘保中.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代际消费不平等:阶层化视角下子女教育支出对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J]. 龙斧,梁晓青. 南方人口. 2019(04)
[3]异地中考政策、父母教育参与和随迁子女教育期望[J]. 王毅杰,黄是知. 社会科学. 2019(07)
[4]教育再生产的双重逻辑——以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假期活动安排为例[J]. 丁百仁. 教育与经济. 2019(01)
[5]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J]. 张济洲,黄书光.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1)
[6]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家长参与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差异研究[J]. 安桂清,杨洋. 教育发展研究. 2018(20)
[7]学业自我概念:教育获得过程中家校优势如何累积——对大学生自我陈述的分析[J]. 史秋霞,王开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8]教育期望的户籍差异——基于四类儿童的比较研究[J]. 丁百仁,王毅杰. 教育科学. 2016(05)
[9]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J]. 吴愈晓,黄超.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4)
[10]片面洞察下的“反学校”生存——关于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探讨[J]. 史秋霞,王毅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3)
本文编号:3255156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20,(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信息社会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二)数字鸿沟中的社会分层、家庭支持与教育不平等
二、研究数据与变量设置
(一)研究数据
(二)变量设置
1. 因变量:学习效果
2. 自变量:社会阶层、硬件配备与教育参与
3. 控制变量
三、研究结果与假设回应
(一)中小学生家庭支持与学习效果的阶层差异
(二)中小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
(三)稳健性检验:城市与农村的比较分析
四、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扩大中的鸿沟”: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状况与群体差异比较[J]. 刘保中.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代际消费不平等:阶层化视角下子女教育支出对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J]. 龙斧,梁晓青. 南方人口. 2019(04)
[3]异地中考政策、父母教育参与和随迁子女教育期望[J]. 王毅杰,黄是知. 社会科学. 2019(07)
[4]教育再生产的双重逻辑——以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假期活动安排为例[J]. 丁百仁. 教育与经济. 2019(01)
[5]隐蔽的再生产:教育公平的影响机制——基于城乡不同阶层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实证研究[J]. 张济洲,黄书光.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1)
[6]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家长参与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差异研究[J]. 安桂清,杨洋. 教育发展研究. 2018(20)
[7]学业自我概念:教育获得过程中家校优势如何累积——对大学生自我陈述的分析[J]. 史秋霞,王开庆.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8]教育期望的户籍差异——基于四类儿童的比较研究[J]. 丁百仁,王毅杰. 教育科学. 2016(05)
[9]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J]. 吴愈晓,黄超.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4)
[10]片面洞察下的“反学校”生存——关于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探讨[J]. 史秋霞,王毅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3)
本文编号:3255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25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