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国内地教师的考评观:类型、特点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14 00:31

  本文关键词:中国内地教师的考评观:类型、特点与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评价 考评 教师考评观 现象描述分析 观念建构平面


【摘要】:回顾考评观的概念和国际上有关教师考评观的研究,对中国内地六项考评观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和重构,得出中国内地教师所具有的六类共同的考评观,构建了中国内地教师考评观的模型。通过与国外同类研究的比较、考评观与教师实践的探讨,以及影响教师考评观的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内地教师考评观是复杂的、多向度的,考评观对中国内地的教学以及课程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学院;
【关键词】评价 考评 教师考评观 现象描述分析 观念建构平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背景观念(conception)指的是人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的认识,[1]人的观念是在经历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以后就反过来成为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媒介:人们在往后的实践中,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对相关的事件进行解释并做出反应,影响事件或现象的发展。[2]在学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商辉;中学教师学习评价观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萍;高凌飚;;国外教师评价观研究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高凌飚;;评价改革与观念的更新[J];考试研究;2011年02期

3 吴维宁;;现象描述分析学:一种质的研究与评价方法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维宁;理科教师学业评价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艳红;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能力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李亮;普通中学教师的学生评价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伟华;从课程标准到评价标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娟;农村初中教师教学共同体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洁;新课程实施前后中学数学教师学习评价观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黄甫全;课程理想与课程评价——世纪之交对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文化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3 高凌飚;现象描述分析学与学习观、教学观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高凌飚;教师的教学观:类型与跨文化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王琰春;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3年01期

7 陈云;;注重学习评价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08期

8 刘志军;走向理解的教学评价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9 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10 刘志军;论教学质量的内涵与构成[J];教育评论;199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爽;广州市小学教师环境教育观现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丽冰;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靳淑敏;小学自然教师科学素养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冬梅;新课程国家实验区教师教学观调查及其结果的运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春燕;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余承海;农村初中学生评价的调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商辉;中学教师学习评价观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光;;评《晚清思想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张晓红;;评价别人与评价自己[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0年03期

3 ;职场人士如何应对“坏名声”[J];21世纪;2010年02期

4 郭冬仙;;面对同学的背后议论该怎么办[J];好家长;2010年01期

5 孙东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6 张艳;;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攻略之鉴赏评价题[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0年02期

7 韩金凤;;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8期

8 王璐;马爱莲;;范例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时代观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9 欧格志;;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2期

10 田野;陆一帆;赵杰修;王正珍;徐刚;安建华;张一民;张培珍;张丽;侯斌;李捷;李祥臣;汪军;田吉明;;国民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统研究与建立[J];体育科学;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立霞;潘志林;;浅谈测绘专业学生实习评价与管理[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路路;陈昌云;孙璐;陈凯;;因特网上化学游戏教育资源的分类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周义美;;加强养成教育,提高留守学生自我保护意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蔡方平;;教科室在教师考核与评价中作用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马思群;杨巍;冯良波;马瑞;牛小伟;辛志锋;蒋昆;陶然;李健;张书静;王强;;基于AHP的虚拟现实技术团队选择技术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5)[C];2010年

6 樊昕;王丹丹;刘丽红;姚美华;杨蓉娅;;快速半导体激光脱毛远期评价与分析[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7 曾水兵;;小原国芳的教师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8 梅卓华;;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与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潘立勇;杨靖;潘宏博;李勇;付红;胡维佳;;云龙湖水体的生物学状况及富营养化评价[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10 陈健;吴楠;;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一个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吉林省西部湿地草原生态环境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刘美英;马家塔复垦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平衡施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云爽;健康人新的GFR估算公式的建立及GFR随增龄下降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4 姚禄仕;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陈一丹;珠海市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及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占彪;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群落天然更新与生态恢复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李业昆;我国林产工业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范燕敏;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的演变与评价及预警系统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超;西藏灌木林评价与遥感分类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刘艳;北京市崇文区绿地表层土壤质量研究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学远;东营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宋丽;基于K-means聚类的企业客户价值分析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敏;大学英语教学中过程大纲对自主学习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英;内蒙古敖汉旗热水汤地热田地热成因、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钱雪雯;昌化田黄石的宝石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骆希干;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自主创新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项国明;东北区域创新系统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郝利军;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数据申报与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刘晶;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高军;平庄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其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538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38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