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的问题是长沙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本研究立足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对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合格学校建设从概念到内涵分别进行阐述,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在突出合格学校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指出了合格学校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难度。从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和长沙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两个文件着手,将合格学校建设的标准从校园规划建设、学校装备条件、学校办学经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工作、学校教育教学、学校办学水平等7个方面细化说明。另外,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对长沙市近两年合格学校建设中教育投入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情况的现状作出说明。继而分析探讨长沙市合格学校建设在逐步扩大发展完善的同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推动长沙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还需要相应的宏观和微观政策措施手段来跟进和支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进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建设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足现有学校系统建设合格学校等等。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标准化学校 合格学校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5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8-10
- 第二节 研究动态10-19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19-23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3-25
- 第二章 合格学校建设的意义与标准25-35
- 第一节 合格学校建设的意义26-27
- 第二节 长沙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27-31
- 第三节 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31-35
- 第三章 长沙市合格学校建设的现状35-49
- 第一节 教育投入情况35-38
- 第二节 办学水平建设情况38-44
- 第三节 思想道德建设情况44-49
- 第四章 长沙市合格学校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9-56
- 第一节 思想认识不准确49-50
- 第二节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50-53
- 第三节 师资配备不合理53-56
- 第五章 长沙市合格学校建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56-66
- 第一节 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56-58
- 第二节 推进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58-60
- 第三节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60-61
- 第四节 强化建设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1-63
- 第五节 立足现有学校系统建设合格学校63-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73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3-74
- 后记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文;就近入学与义务教育的发展[J];中小学管理;1994年Z1期
2 王英杰;如何提高义务教育效率[J];中小学管理;1997年01期
3 也禾;;其他必要技能的培养——芬兰义务教育有感之十一[J];内蒙古教育;2011年13期
4 左慧;;学校特色建设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5 高峰;;多举措确保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右玉县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纪实[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5期
6 韦定崇;国家应给办学企业松绑[J];中小学管理;1994年02期
7 梅汝莉;从“择校生”说起──对义务教育本质特征和规范化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1995年11期
8 史生荣;;内蒙化债三步走[J];新理财(政府理财);2009年Z1期
9 ;观点[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10 拱雪;;学校特色建设的流程与环节[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林;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十年来的政策回顾与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凤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两免一补”状况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玉红;;关于应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任楠楠;;时代召唤: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基于江西省城乡中小学685份学生问卷调查[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亚君;高长波;;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虹 赖伟行;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
2 陶小爱;突出民本聚民心[N];湖南日报;2007年
3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N];四川日报;2009年
4 李泽义;和谐社会呼唤免费的义务教育[N];安庆日报;2005年
5 沈强;走出义务教育的误区[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6 王石川;义务教育贵在落实而非延长[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记者 龙军;长沙市农村文化建设渐入佳境[N];光明日报;2005年
8 张麦;12年制义务教育该不该推行?[N];广州日报;2005年
9 盛翔;9年义务教育能否变成12年?[N];华夏时报;2005年
10 苏立芬;如果投资义务教育的建议得以实施[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雄伟;基于GIS和RS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王薇;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D];中南大学;2007年
8 隆宗佐;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吴红宇;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与制度冲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杨馥;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与规划[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干燕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制度、责任与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董玲玲;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蔡张喜;利益、失灵与均衡[D];安徽大学;2010年
5 侯娓娓;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左光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詹国雄;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呼娜;日本の义务教育にぉける特别活动に关する一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彭萍;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效果评估[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红梅;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9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3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