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发布时间:2017-07-31 06:16

  本文关键词:“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更多相关文章: 德育学科 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教材 德育著作 德育课题 德育研究


【摘要】:"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在教材建设、著作出版、课题规划、学术刊物出版、学术会议召开、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具体表现为:学科研究的自觉程度不断加强;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和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交叉研究成为德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学科研究的实践取向日益凸显。但学科发展的元研究、学科实践研究的深化、德育学科群的建设等方面还需加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德育学科 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教材 德育著作 德育课题 德育研究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陆德育学科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都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回顾与总结这五年德育学科建设的得失,有利于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德育学科,使之更好地回应时代以及学科自身发展所提出的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主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文全;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期;;美国品德教育的复兴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丙元;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惠;高校主体性德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莹瑶;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郑光才;论道德回报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艳琴;青少年暴力行为形成的家庭根源及防治措施[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杜春梅;人本化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潘向军;职业中专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与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连福;小学道德课程校本教材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夏元柱;网络游戏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中会;高校德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韦立东;“价值澄清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移植与运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振文;论德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黄书光;;变革与反思:共和国德育的历史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范成祥;;对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的质疑[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9期

5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6 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刘济良;;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冯文全;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99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教育办的十件实事[J];中小学管理;1994年1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宋晓梦;道德教育在探讨中努力前行[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贺春兰;青少年德育怎样落到实处[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毛传来 本报实习生 刘丽萍;德育应从书本走向生活[N];浙江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探索“润物细无声”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马玉玺;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汪大勇 陈建强;下大力量推进德育创新[N];光明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杨继斌;以优秀人格塑造祖国未来[N];西藏日报;2004年



本文编号:597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97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