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不足与对策——以F小学为个案

发布时间:2017-08-14 06:38

  本文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不足与对策——以F小学为个案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理解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摘要】: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F小学成立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团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开发,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管理制度,建构了一定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师自身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缺乏对学生参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正确引导,社区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形成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在今后的课程开发中,应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提升教师自身对"国际理解"的理解,重视对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关联的理解,建构课程评价体系,开发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借鉴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探索和创新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展开的教育活动。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开始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全国范围来说,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可小觑,笔者以F小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辉,王静;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余新;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怡菲;陈宁;;国际理解教育与大学外语教学改革[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崔允o7,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楼兰萍;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4 盛晓明,周兴伟;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谢天开;;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卢晓东,赵琼;论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魏忠元;对培养适应未来教育人才的思考与考察——《语文教学论》课堂教学应注意“六引导”[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杨娅娜,李晴;地理课程资源:内涵与特征、类型与功能[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裴跃进;案例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的有效策略[J];成人教育;2005年06期

10 沈云林,彭劲松;关于潜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智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文梅;当代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梅珍兰;研究性课程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兵;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多元文化课程发展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唐巧珍;构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洁;广西普通高中课程:现状及发展路向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邱硕立;论“科学—人文”整合体育观[D];四川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辉;论战后国际教育人员的交流[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叶小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康长运,何成刚;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廷波;卜庆刚;;学年组长课程领导的行动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9期

2 黄敏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J];四川教育;2009年05期

3 姜英敏;;别具一格的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2007年17期

4 廖静瑜;;浦东新区推进国际理解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22期

5 王彦;论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2期

6 郑晓梅;论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J];江苏教育;2003年09期

7 何成泽;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质[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Z1期

8 李争;如何处理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问题——走访郑州市金水区教科室主任潘英[J];小学青年教师;2003年12期

9 翟生明;;校本课程是……[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年01期

10 郭成英;;真实的言说 有益的探索——评《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故事》[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协京;;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沈立;;立足真实 力求有效[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3 苏国华;刘军;;多元文化融合的课程文化[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4 曹越明;;打开多面墙壁 构建开放式学校[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夏禾;未来十年全力推进“国际理解教育”[N];苏州日报;2009年

2 单江新;浅谈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发展[N];伊犁日报(汉);2010年

3 东北师大附小 熊梅 脱中菲 王艳玲;教育 打开孩子视野看世界[N];光明日报;2011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o7;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吴刚平;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主任 张們;校本课程开发三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广东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继飞;找寻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则与范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田雨;教育:理解与共存[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正青;当代学校和平教育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丽敏;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河南大学;2011年

3 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丽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连锋;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胥永华;论系统管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赫慧;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仲丽娟;校本课程开发情境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文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丽娜;校本课程开发中教育利益相关者影响力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71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71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