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论视域中的理性教学观
本文关键词:生存论视域中的理性教学观
【摘要】:狭义的理性主义者与生存论者把理性与生存看作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即认为理性无情感、生存无理性。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教学研究领域,就是持生存论者对理性主义教学观的完全否定。故首先从哲学的视角对生存与存在论理性、知识论与生存论的关系进行探讨,确证理性与生存的统一关系,以便澄清认识上的错误。教学始终是一个生存与理性的共在体,不能偏颇其一,这是由人性的超越与自由、教学的文化基础与实践背景所规约的。所以,保持理性与生存的张力是当代教学的应有追求。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存论 知识论 理性教学观
【分类号】:B516.54
【正文快照】: 教学是人之文化生成的活动,其总体过程是走向人的自我发展、自由之境。追问教学变革的动因其根本在于具体历史中的人性观,每一次教学观的提出或发展都与历史中的人性认识相关。此正如教育人类学家哈梅斯贝克(O·Hammels-beek)所说:“所有的教育行为,都与人的概念有关。”[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应强;李峻;;生存论转向与当代教育研究范式变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5期
2 伍红林;;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人”的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高秉江;生存与理性的张力[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4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振均;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自由观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孙颖荪;;《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建构主义为指导[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平文;一道难以穷究的命题——探讨人的本质的困难与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王学谦,张福贵;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余慧元,王定云;无——自由的哲学之维——老子“无”的思想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江龙;哲理性 连贯性 真实性──对萨特戏剧内容的几点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郑又成;;思辨与体验[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刘明琼;切实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罗显勇;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6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张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精神世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姚振强;柏拉图—斯宾诺莎哲学中的理性与生存[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美;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登凯;狂欢——生命之舞[D];西北大学;2001年
4 伊焱;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6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琦;智能课件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英;排球二传队员的观察力及培养对策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仕奎;人生价值的多元考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义昌;中美专家型教师标准及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2 丛立新;课程建设的双重任务[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3 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周志平;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从人的“图像”的转变看教育哲学的转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谭斌;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杜时忠;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学[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王敏;从认识走向理解——教学的理论基础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9期
8 刘春燕;当代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主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剑波;;客观性是价值中立的,还是价值负载的?——当代女性主义知识论与主流知识论的客观性之争[J];哲学动态;2011年06期
2 程灵生;;试谈清初关学学者李柏的《易》学研究[J];华夏文化;2010年04期
3 韩立坤;;中国现代哲学“外界实在”论证的困境及其反思[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雷永强;;“广博易良,乐教也”——儒家“乐教”题解[J];前沿;2011年16期
5 郭_g;;“庄周梦蝶”主旨新解[J];文艺评论;2011年08期
6 张耀南;;简论晚明“中西哲学对决”之主要格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承贵;;中国传统哲学开出科学知识之尝试——以贺麟“时空即理”为例[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8 潘磊;;知识概念与认知实践——从盖梯尔问题谈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8期
9 舒江华;;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生存论转向[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10 陈启云;范江涛;;葛洪言行观综论[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扬;;重问“知识论”[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马天俊;;笛卡尔的知识论修辞学——读《谈谈方法》[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戚本芬;;从美国新实用主义的发展看当代西方知识论的现状和发展趋向[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学智;;从格物到致知:王夫之知识论探微[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张学广;;知识论的理解问题[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金吾伦;;《知识论》和当代科学哲学[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7 刘开会;;人道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知识论或真理观——谈詹姆士与福柯[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嘉明;;经验基础与知识确证[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治东;;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进路——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耀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智”、“大知”思想[N];光明日报;2004年
2 史轩;大师云集硕果累累的哲学系[N];新清华;2006年
3 中国社科院宗教所 单纯;“哲学”在中西两种传统中是怎样定义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黄颂杰;走向实践哲学[N];文汇报;2004年
5 高秀昌;中国哲学研究应充分运用逻辑分析方法[N];光明日报;2007年
6 陈霞;“为学”与“为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陈嘉明;“一”与“多”:现代与后现代的知识观[N];光明日报;2007年
8 胡玉华;我们时代哲学的角色和使命[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哲学所 马哲室;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李振纲 程志华;中国哲学系列报告综述[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翼鹏;“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李龙;认识论的先验转向和生存论转向——以生存论维度重新理解认识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崔巍;先验哲学中的想象力学说[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有奎;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4年
6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吕旭龙;论传统知识论的问题与困境[D];厦门大学;2007年
8 蒋昭阳;意义、真理与形而上学[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今杰;哲学的改造—阿佩尔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闻曙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海珍;金岳霖知识论探析[D];南昌大学;2005年
2 张志伟;“有”、“无”之间[D];南昌大学;2008年
3 沈庆华;海德格尔生存论思想与马克思生存论思想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战荣军;洛克知识理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玲;从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看近代知识论哲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董大为;生存实践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尹华健;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存论转向及其当代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桑江;马克思哲学生存论转向的反思[D];辽宁大学;2009年
9 居飞;维特根斯坦的语法命题学说[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李文菊;对朱熹格致之学的辩证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6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0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