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公民教育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21 06:11

  本文关键词: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公民教育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 公民教育 挑战 启示


【摘要】: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发源于19世纪,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和三次浪潮的洗礼,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各种流派,现行公民教育理论也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所关注的内容之一。他们质疑公民理论中构建同质型公民社会企图用普遍性代替差异性的论述,以掩盖父权制体系下排除了女性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不平等实质,提倡在承认公平正义伦理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差异性,认同女性的独特的道德体验和情感,并将关怀的理念带入公共政治领域。本文通过总结女性主义理论对公民教育理论的挑战观点和分析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提炼出女性主义对公民特征的要求和公民教育方式的实践,并针对我国人才培养理念的偏离,迎合教育改革的呼声,提出几点有参考价值的启示。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女性主义对主导公民教育理论的挑战,包括了对同质型公民社会的质疑,提出“差异性”公民的建议;表达女性道德的声音,构建关怀伦理;把女性的关怀从私人领域带入政治领域,并将母性的思维应用于和平。 第二部分在批判当今教育缺陷的基础上提炼出女性主义的公民要求:即具有关怀能力和公平正义感。关怀的能力包括关怀自我,关怀身边的人,关怀陌生人和远离自己的人,关怀动物、植物和地球,关怀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和关怀知识;公平正义感包括争取平等权利,具有参与意识和能力,以及致力于和平,反对暴力冲突。 第三部分阐释了女性主义公民教育方式的实践,包括了课程的构建原则,围绕关怀主题,强调连续性;赋权、分享经验和批判性思考的课堂策略;参与式和对话式的师生关系以及通过社区服务促进关怀学习。 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反思和启示:在教育目的上强化关怀能力培养,在教育理念上关注不平等和尊重差异,在教育过程上融入个人经验,强调学生发声,在教育环境上营造关怀的课堂和学校。
【关键词】:女性主义 公民教育 挑战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7
  •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9-10
  • (二) 女性主义相关概念表述10-13
  • 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10-11
  • 2. 激进的女性主义11-12
  • 3.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12-13
  • 4. 后现代女性主义13
  • (三)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13-16
  • 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6-17
  • 1. 研究思路16
  • 2. 研究方法16-17
  • 一、女性主义对主导公民教育理论的挑战17-24
  • (一) 提出"差异"公民的建议17-19
  • (二) 表达女性的道德声音19-21
  • (三) 将私人生活带进政治生活21-23
  • (四) 母性地思考和平应用23-24
  • 二、女性主义的公民特征24-33
  • (一)关怀的能力25-30
  • 1. 关怀自我26-27
  • 2. 关怀身边的人27-28
  • 3. 关怀陌生人和远离自己的人28
  • 4. 关怀动物、植物和地球28
  • 5. 关怀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28-29
  • 6. 关怀知识29-30
  • (二) 公平正义感30-33
  • 1. 争取平等权利30-31
  • 2. 具有参与意识和能力31
  • 3. 致力于和平,反对暴力冲突31-33
  • 三、女性主义的公民教育方式实践33-42
  • (一) 女性主义课程构建原则33-35
  • (二) 女性主义课堂策略35-39
  • 1. 赋权36-37
  • 2. 分享经验37-38
  • 3. 批判性思考和开放思想38-39
  • (三) 师生关系39-40
  • 1. 参与式39
  • 2. 对话式39-40
  • (四) 社区服务学习40-42
  • 四、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42-49
  • (一) 教育目标上强化关怀能力的培养42-43
  • (二) 教育理念上关注不平等和尊重差异性43-45
  • (三) 教育过程上注重"情境化",融入师生的"个人经验",,让学生发出声音45-46
  • (四) 教育环境上营造关怀的课堂和学校46-49
  • 1. 打造关怀型的个性化课堂46-47
  • 2. 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服务学生关怀学生47
  • 3. 营造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何晓芳;艾丽斯·杨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与公民教育观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赵雪霞,孙启林;诺丁斯关心理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 陈彩云;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4期

5 宋建丽;;差异公民资格与正义:艾利斯·马瑞恩·杨政治哲学探微[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5期

6 宋建丽;;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性别正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4期

7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理论观察;2006年06期

8 宋建丽;;多元文化境遇中的正义伦理:一个公民资格的理论视角[J];理论探讨;2007年04期

9 肖巍;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10 袁玲红;;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的融通[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11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11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7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