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欺负类型及其应对策略
本文关键词:学校欺负类型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当下,学校欺负问题呈上升趋势,其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对学校欺负进行恰当的分类是进行有效治理的重要前提。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学校欺负分为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欺负,在明确利益相关者主体责任的同时,应着重关注类型差异,提高治理的针对性。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学校欺负通常是指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强者通欺“贫”,表现为家庭条件较好的欺负家庭条件较过暴力、语言等攻击弱者的现象或行为。这种现象差的等。上述学校欺负行为,欺负者与被欺负者的或行为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考察。广义的学校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出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向华;论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关系[J];政治与法律;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敏;王瑞芝;;试论学校德育法制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张军;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双向趋同[J];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3 程旭,李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其价值定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4 杨朝霞;;道德与法律异同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陶杨;;证人作证制度的道德维度思辨[J];兰州学刊;2007年02期
6 边通;;从呼吁“公交让座”立法中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8期
7 张兴杰,吴洁珍;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制[J];现代哲学;2001年02期
8 施强;;基于道德和法制规范的图书馆精神培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年04期
9 赫晓惠;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法治与德治正确结合的重要途径[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盛小伟;周志海;;德性之治:依法行政语境下的理性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顾颀;司法公正的伦理冲突及其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晓娜;行政再审制度的伦理审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远红;证人作证制度的伦理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扶庆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刘金凌;论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D];清华大学;2005年
6 姚瑶;论行政伦理对行政权的制约[D];山西大学;2008年
7 邢庆亮;青少年犯罪预防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142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14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