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野下学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及应对
本文关键词:教育公平视野下学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及应对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过分偏爱,冷落、歧视成绩不理想、有问题的学生。这种只重视和培养少数优生、忽视和放弃后进生的作法,会对教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应尊重信任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防止马太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负面效应和隐性影响。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建处;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公平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教育起点的公平,更包括教育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但学校教育中的教育歧视和变相剥夺教育公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其中马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吴晓蓉;;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刘耀功;;教育公平视域下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雷;;试论学校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价值意蕴——以学校组织变革为分析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艾兵有;伍家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基于云南佤族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谭桂荣;;试论有效教学的生命特征[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4 史玉丁;;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之“威斯康星理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5 郑炜;;学校生态德育的知性化困境及其超越[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何智明;;高职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3期
7 南京市少工委课题组;万书玉;;探索生命意义,发现生命之美——南京市小学生生命意识调查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06年06期
8 姚林群;陈丽华;;基于课堂情境的价值观教学[J];中国德育;2009年08期
9 刘美华;;当代少儿期刊教育功能问题与对策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小平,杨志国;我国高校德育的“知性化”困境及其超越[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侯晓杰;论教育异化及其消解[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3 张军;从旁枝到主干[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渝;重庆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坤;内地西藏班(校)藏汉英三语教育的课堂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海燕;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付娜;先秦道家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美超;不诚实的学校与诚实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媛媛;儿童的自由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2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4 吴晓蓉;;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5 谢光前;袁振辉;;自组织形态的复杂性演化与主体的发生发展[J];哲学研究;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林;;浅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J];老区建设;2010年12期
2 蔡军;殷莉;;“马太效应”在教育中的表现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6期
3 顾利刚;;从“马太效应”谈“灰色群体”的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4 郑亚芬;;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韩昌有;;校外网络资源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双语学习;2007年04期
6 谢启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学校教育的对策[J];教育探索;2008年10期
7 罗丹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理阻抗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5期
8 侯娟;;谈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谭晖;;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06期
10 次仁占堆;;学校人性化教育的实现及对策[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云;;试论后进生自我改变困难的原因与对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韦仕灵;贺艳萍;;宜州市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韦仕灵;贺艳萍;;宜州市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历史与现实的对话[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龙仲;;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壮阔;李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和谐教育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翟光辉;李阿利;;非学历教育的必要性、风险与对策[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闻宇青;;阳光下的阴影——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王兴华;;为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营造快乐人生——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岩;政协委员为促健康发展想对策[N];人民政协报;2000年
2 漆家衫;教育投入的“马太效应”[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林金芳;教育投入的“马太效应”值得重视[N];农民日报;2007年
4 颜碰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N];市场报;2001年
5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6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9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10 城区五一路小学 陶河清;对“和谐校园”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学校服务社区的功能缺失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2 曹娟;诸城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3 李银燕;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同芳娥;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允;初中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琦;黑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7 姚立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D];海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立明;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钱薇;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教育公平[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李颖;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2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22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