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成本视域下的学校变革
本文关键词:变革成本视域下的学校变革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变革 变革成本 理论分析 性质分析 实施策略
【摘要】:学校变革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变化过程及结果。学校变革成本是学校在进行变革时所支付的、所有与变革相关资源的价值总和。变革成本视域下,学校变革的直接源动力是为了"获益",学校变革的过程成为成本与收益相比较的动态发展过程,学校变革成本则成为学校变革成果评价的反函数变量。变革成本视域下的学校变革应采取如下策略以提高学校变革实效:遵循"满足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增强学校变革的内动力;建立成本分担机制,顺利推进学校变革进程;遵循"动机与效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组织成果和个人成果"相结合原则,完善学校变革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School change is the change process and the result of a complicated dynamic. The cost of school reform is the school paid during the change, and change the total value of all the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ormation cost, the direct source of school reform is to "benefit", the process of school reform has become a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st and income. The cost of school reform has become the inverse function of variabl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school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reform costs of school reform should adop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reform: follow the "meet the maximum benefit" principle, enhance the power of school re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cost sharing mechanism, promote the school change process; follow the "cause and effect, material achievements and spiritual achievement,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and personal achievement"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improv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hool reform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事实”[1](P29)。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学校变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各派纷呈,而学校变革实践也从单项的基础性变革发展为整体系统性变革。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诸多研究者开始基于不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桂荣;;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分析[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张立新;;当代西方学校变革理论评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3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年01期
4 操太圣;;在实践场域中发现学校变革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海庭;论当代中国渐进体制转型模式的合理性——兼论中苏(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周汉华;法律教育的双重性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3 成志文,孙玲,宋剑秋;体制转轨中高校教师流失的分析与对策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4 王静;刍论中国金融模式下的分业与混业[J];商业研究;2002年09期
5 郑东雅,叶航,吕一鑫;我国B股对内开放的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20期
6 乔春华;成本创新:行为成本初探[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王伦刚;;中国经济法经济学基础的反思与前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傅强;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政策——困难及其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杨来科;论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科学;2000年01期
10 李华民;比较制度分析框架下的银监会体制效率[J];财经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辉;中国信托业: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4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郑学军;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7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8 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何大昌;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陈亮;债转股政策分析与深化国企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邱国平;论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邓怀颖;会计信息供需均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5 董朝辉;论转型经济过程中的政府干预[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杨志红;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玉斌;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艳;中国电力业的垄断、竞争与管制放松[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王松;西部开发:政府政策与外国直接投资[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2 李春玲;;关于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朱小蔓;刘贵华;;功能·环境·制度——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年01期
6 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年05期
7 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8 王跃生;不同改革方式下的改革成本与收益的再讨论[J];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9 佐藤学;田辉;;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10 李桂荣;;大学组织变革成本分析[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翁俊远;企业变革成本控制策略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红林;;学校变革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变革主体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2期
2 段晓明;;国际视野下学校变革的未来向度[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陈时见;周艳;;论教师的角色转换[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4期
4 顾惠芬;姚文艳;张立新;李家成;陈静;;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区域支持[J];基础教育;2011年04期
5 张爽;;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意蕴与创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6 高福成;;校长的道德使命管窥[J];前沿;2011年14期
7 郭凯;;教师领导力:理解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6期
8 蔡春;张爽;;论回到“学校”“教育”本身的学校发展[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9 赵双;;“教育改革的哲学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10 田莉;;我国校本评价的认识误区及行动思路[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启建;王俊:学校变革要以“课堂”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张铁道(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博士);以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 李瑾瑜邋教授;学校变革从哪里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李瑾瑜;让学生真正参与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操太圣;学校变革中的断裂与继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操太圣;寻找学校变革的领跑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尹弘飚;正视学校变革的人力成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尹弘飚;迈向可持续的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徐太圣;理解教师面对变革的“迟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尹弘飚;让教师在变革中获得个人收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琳琳;学校变革的发生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莎;学校变革的阻力与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子平;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校系统整体变革[D];河北大学;2010年
4 罗蕾;“专业荒芜”到“专业自觉”[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敏;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菁菁;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苏;女校长的领导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曾祥霖;学校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姜园;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价值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斐;学校变革情境下的教师合作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67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67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