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2年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状况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2年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状况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2年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开展儿童青少年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有关学生口腔保健技术规范的检查要求,对怀柔区在校中小学生2010—2012年龋病情况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儿童青少年恒牙患龋率、龋均、龋患构成比均低于乳牙,恒牙龋失、龋补构成比均高于乳牙。男生乳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女生,恒牙患龋率、龋均均低于女生。3 a来,乳牙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恒牙患龋率、龋均呈下降趋势,乳、恒牙龋补率均显著提高。结论北京市怀柔区儿童青少年龋齿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龋补工作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2010 to 2012 in Huairou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work in the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hods on students' oral health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constitution 2010 national student health survey work manual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Huairou District in 2010 and 2012 to check the data of dental caries results from 2010 to 2012 in Beijing District of Huairou city children permanent tooth caries, caries, caries which are lower than the primary teeth and permanent teeth caries, caries filling ratio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The deciduous caries rate and caries were higher than girls, caries prevalence rate, DMFT were lower than girls.3 a. The caries rate rise, caries prevalence rate, caries decreased, milk, DMF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Huairou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 children dental caries prevention work out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but it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the caries and filling work.
【作者单位】: 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分类号】:G47;R788.1
【正文快照】: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龋齿列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三大常见病[1]。甜食摄入过多、缺钙以及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危险因素致使儿童成为龋齿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2]。据相关统计报告,发达国家儿童龋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但发展中国家龋齿患病率则呈上升趋势[1]。全国口腔健康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纳;;1995-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11期
2 吴坚;南京市中小学生龋齿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2期
3 曹若湘,符芸;北京市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期
4 朱文华;;太原市2005年与1991年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丽努力,夏春明,韩旭,关丽娜;前牙折断髓腔内固定的临床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03期
2 刘蓉蓉;;复发性口疮的药物治疗[J];北京口腔医学;2006年01期
3 郭建华;管倩;;邻面龋损致全冠修复应注意预防食物嵌塞[J];北京口腔医学;2007年05期
4 包莉莉;窦道型根尖周炎一次疗法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丁雪蕾,张锦萍;牙周病与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邱庆伟;;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80例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何苗;;呀可宁脱敏凝胶治疗老年人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年08期
8 李海斌,汪志德;空管药物疗法治疗慢性尖周炎的远期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欧阳焕珍;口腔科儿童就诊心理性格特点对诊疗影响及处理[J];福建医药杂志;1999年05期
10 陈劭;;光固化复合树脂根管钉修复临床冠过短的后牙残冠41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写国斌;吉廷亮;;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92例临床疗效观察[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晓;具有双重抗菌机制的树脂基牙科修复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 周智;鸡卵黄特异抗体对人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影响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3 叶楠;新型复合树脂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张莉;脉冲Nd:YAG激光结合氟化钠防龋效果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赵戬;2003级大学生牙周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艾林;不同器械和方法对磨牙根管预备前后的Micro-CT分析及牙体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宋娟娜;清口颗粒的药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陈丽娟;麝冰菖喷雾剂的制剂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郭小红;大黄缓释膜治疗实验性牙周炎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郑廉;湖南地区口腔粘膜白斑癌变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衡;陈庆贺;蔡俊源;李会民;;小学生对龋病的认识及患龋状况的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2 宋宏伟,刘吉山,郭保红;洛阳市中小学生恒牙龋病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1年03期
3 张多牛,武兴荣,王晓玲,陈一爱,崔耐荣;某中学高中学生龋齿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0年01期
4 吴坚;南京市中小学生龋齿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2期
5 曹若湘,符芸;北京市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期
6 成艳华;蒋敏;黄隆英;王忠英;;永州市中小学生口腔卫生及龋患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7 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现状及龋患程度构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2期
8 魏利敏;王剑锋;;饮食、口腔卫生习惯、父母口腔卫生知识与乳牙龋齿的关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兰,李军;成武县1998年儿童乳牙龋齿情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2年02期
2 李树文;;474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26期
3 杨光;东莞市5~6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调查[J];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4 王雁;;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824名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4期
5 李谟;郭金龙;林妍;;儋州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5年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6 张爱焕;;新昌县26665例儿童龋齿患病率调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年02期
7 李桂春;田富;李跃东;;窝沟封闭用于正畸儿童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8 袁泉;;氟保护漆预防儿童龋病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0年04期
9 张学敏;马文辉;;石家庄市学生龋齿状况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0年23期
10 韩莉;卢进;;海安县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福;麦建蓉;;1779例儿童患龋病情况调查分析[A];玉溪市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邓转云;郭永利;郭青玉;;流动复合树脂在儿童前牙外伤牙冠断端再接术中的临床应用[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何艳;冯希平;;家长态度与儿童龋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章和平;;儿童口腔黏膜自伤性溃疡与口腔溃疡临床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连庆;勾彦青;吕冉;李靖;;1997—2002年西城区12岁学生龋齿现状[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董春海;孙建微;;龋齿发病部位及牙面的统计[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陈晓莉;;重庆市2002年与1992年中小学生龋患比较[A];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伏群;;含氟涂膜预防儿童乳牙龋齿的1年临床观察[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刘颖;白杨;李菁;张亚历;陈烨;王继德;;口腔内幽门螺杆菌与儿童龋齿及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10 许全林;陆忠;廉文静;;刷牙有效性教育与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的关系[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小衡;睡前刷牙 让儿童远离龋齿[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峰;儿童四大常见牙病[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3 张灿灿;80%以上龋齿未得到治疗[N];健康报;2007年
4 记者 颜秋雨;长沙农村学生六成患龋齿[N];健康报;2010年
5 伍吉勇;纳米材料修复龋齿成功[N];科技日报;2003年
6 医宣;怎样远离龋齿[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李玉刚;微创无痛治疗儿童蛀牙新技术[N];健康报;2004年
8 斯培;治牙也可微创[N];深圳商报;2002年
9 ;龋齿无痛疗法促进口腔健康[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许晓华;上海儿童龋齿率比北京高[N];健康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邹朝晖;光动力疗法对口腔生物膜致龋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2 陶睿;Pleurocidin及其优化多肽抑制常见致龋菌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詹振林;龋齿修复与粘结性能的光学监测与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成龙;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及其对龋病发病的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5 孟勇;陕西出土6000年和1000年前古人牙齿结构、组成及病理特征的对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6 韩纪梅;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复合树脂口腔修复材料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颂;变形链球菌母子传播与其毒力因子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阿亚兹(Ayaz Ahmed);牙菌斑的分子微生态结构分析以及乳酸杆菌抑制变异链球菌属形成生物膜的治疗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景秋;固定矫治器治疗对青少年患者心理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于吉冬;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正畸求诊意愿的多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3 吴爱华;固定矫治对牙周微生态环境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4 刘传红;青少年心理行为对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高原;安氏Ⅰ类下颌前牙区融合牙的矫治设计[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孙威;浙江省妊娠期妇女口腔知识状况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7 高永梅;5岁乳牙龋与其父母口腔健康知信行的现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8 刘颖;口腔幽门螺杆菌与龋齿发生及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9 王锡明;大庆市某区学龄前儿童龋齿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原韶钟;2002年太原市青少年龋齿流行情况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69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6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