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指导的两难与中国的抉择
本文关键词:国外职业指导的两难与中国的抉择 出处:《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们平等、包容等观念的确立,国外职业指导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了解相应的应对思路与做法,可以为我国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提供诸多借鉴和启示。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and tolerance, foreign vocational guidance is also faced with many new situations, new problems, study these problems and understand the corresponding ideas and practices. It can provide a lot of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guidance work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普利茅斯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73.8
【正文快照】: 一、国外职业指导的难题(一)功能:帮助个体“选择”还是“建构”职业?当今,劳动力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职业方式日趋多元化,特别是生产方式变革所导致的工作可以不受时间、场所、性别等限制而开展的职业无界局面的出现,使得从业人员很难再固守在某一特定岗位,其人生之路将不断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本刊稿约[J];教育与职业;2011年24期
2 本刊编辑部;;本刊稿约[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3 丁晓岚;;我国现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8期
4 张丽珍;;实施素质教育 完善教学实践[J];华章;2011年2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融融;林介中;;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波;;从心理学的视角切入初中生职业指导的实践与创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金梅;咸桂彩;张永哲;程中;张元;;职业心理结构及其测评模型的研究[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丁榕;;建立中学生心理素质档案的实践探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张敏强;蒋立;苏斌原;;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模型建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玉柱;;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的结构修订与跨地区验证[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弃博考本值吗[N];中国审计报;2003年
2 窦现金;韩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启示[N];学习时报;2007年
3 陈婉婉;20万学子即将毕业 多项措施帮助就业[N];安徽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思;“启航杯”创业设计大赛落幕[N];上海金融报;2008年
5 ;山东建筑大学正式启用“职前教育系统”[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6 汪明 王红梅 杨开 罗汉书;“职业生涯教育”期待更多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通讯员 褚耀斌邋徐玉 特约记者 陈群;云梦人事局援助特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N];孝感日报;2008年
8 ;在品牌建设中走出一条卓越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聂毅;贵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出新规[N];西部时报;2006年
10 实习记者 李海超;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考察兵团[N];兵团日报(汉);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俪;开展学校职业指导的思考与实践[D];苏州大学;2004年
2 陈淑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的特点与教育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必琴;民国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蔡丽红;当前中学生择业心理调查及现状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5 林春;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国兴;美国生涯咨询师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璐璐;高职女毕业生择业心态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纵瑞雪;男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源动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春燕;大学生自尊水平、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6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38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