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
本文关键词: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校精神 学校品牌 学校教育 教育活动 教育价值观 中华民族 当代教育 特色学校 中学 社会竞争
【摘要】:正近年来,中国人、中国教育界开始争创“一流”大学(中学、小学)。敢言树立名牌、敢言跻身“世界著名学校”、敢言“产生自己的当代教育家”,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过程中民族自信的一种展示,是当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程度的一种标志,是对个人贡献、对事物本土化的风格与气派的一种肯定。创建品牌、推崇品牌是市场经济社会竞争的一个表现。谈教育、办学校已经不能回避市场经济现象中的产业、产品与竞争概念。因此,创建学校品牌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现象。
[Abstract]:It started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triving for "first class"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primary school). Only to establish a famous brand, outspoken among the "world famous school", "outspoken contemporary educator", this is a kind of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to show the Chinese nation revival process, is a symbo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 thought liberation degree, is for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a certain style and style of things.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brand, respected brand is a manifestation of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and society. Education, schools have not evade the market economy phenomenon in the industry, product and competition concept.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ol brand is not the problem, but Chinese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evitable phenomenon.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中国人、中国教育界开始争创“一流” 大学(中学、小学)。敢言树立名牌、敢言跻身“世界 著名学校”、敢言“产生自己的当代教育家”,这是 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过程中民族自信的一种展示,是 当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程度的一种标志,是对个人贡 献、对事物本土化的风格与气派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2 朱怡;系统自组织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贾毅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及其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4 周笑冰;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郑树文;论绿色思想与绿色奥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唐国琪;;道德健康发展的基础——论德育生态环境系统的地位及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7 左战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全息性[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陈金军;;艰苦奋斗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贺玲;;西部大开发中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的初步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赵敏;生态学与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探源[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利民;;杂语并生 多元共存——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文化生态[A];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近代文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郑先友;胡蓓蓓;;生态建筑空间特征与形态解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颖莉;;论生态整体哲学观与广东生态建设[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何爱平;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董宪军;生态城市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关琰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6 袁明鹏;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9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雷;人为自身立法[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英翠;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文化生境[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韩贵锋;环境价值评估研究——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5 张清;论道家哲学的环境伦理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顺;从环境演化角度探讨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7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付劲英;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以成都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9 邓应选;远程教学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原型开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10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学校品牌塑造之策略[J];今日教育;2007年06期
2 朱小蔓;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9期
3 崔勇;浅议群团组织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与管理;1997年04期
4 费德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素质教育氛围[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俞国良;;学校精神——学校的灵魂[J];教书育人;2008年23期
6 闫振华;;学校品牌的创建关键在于建设学校特色文化[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7 凌绍崇;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针[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8 江兴代;;如何追求文化立校的管理境界[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1期
9 高泗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应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J];理论学习;1999年06期
10 余慧斌;学校精神和现代人格教育[J];上海教育;200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学校品牌经济学论纲[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志;王佑华;;学校文化的发展和诊断[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琼;;德育为先 构建和谐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4 李秀珍;;健康促进学校是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庆忠;;文化立校[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华;;做不了大师,,也要努力做个好教师——对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闫志功;张占友;;营造良好心理气氛与构建和谐班集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王泉;张占友;邵国东;;和谐春风化作雨 润物无声谱新篇——《构建和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9 秦宗红;;民办学校的制胜之道——论如何打造民办学校核心竞争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10 林常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可定 廖貂如 李相华 王瑞林;探究学校管理的艺术[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端鹏 实习生 张帆;济南校园文化链在延伸[N];济南日报;2006年
3 市实验学校校长 潘正亮;校长要做学校文化建设的传承者[N];丽水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辛成;如何打造学校品牌[N];铜川日报;2009年
5 鲍传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讲师 “985”基地研究员;学校品牌的内涵与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鲍传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学校品牌建设:政府的“有为”与“不为”[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朱小蔓;我对学校品牌管理的三个主张[N];光明日报;2005年
8 ;打造学校品牌:教师是第一资源[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新乡市十中 马玉芬;构建现代“人文”学校精神[N];新乡日报;2005年
10 首席记者 孟宪林;实用型与技术型紧密结合特色办学培育学校品牌[N];牡丹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莉;试论学校品牌的管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肖理想;学校品牌的战略定位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3 周志林;学校品牌塑造的途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夏江峰;学校品牌的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国辉;学校品牌建设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温双艳;论学校品牌建设[D];山西大学;2007年
7 余少娜;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国军;规范化学校分层建设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丝丝;学校与企业品牌构建差别比较及对学校的启示[D];辽宁大学;2010年
10 高雅;以学校文化为导向的校园公共艺术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0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