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及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24 06:15

  本文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教育 需求估价 学生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70.0%;艾滋病患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占69.9%[1]。2007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大规模调查约2万名大学生,超过10%有性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教育部、卫生部2002年要求在高等院校全面开展预防
[Abstract]:The Joint Assessment report on HIV / AIDS in China (2007) shows that, as of end of 2007, the majority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 / AIDS in China were in the 20- to 39-year-old age group, accounting for 70.050. The majority of AIDS patients were 20 to 49 years old, accounting for 69.9%. [In 2007,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investigated about 20,000 college students, more than 10% sexual behavior. As a special group,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key population of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02, the Ministry of Health called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G479
【正文快照】: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占70.0%;艾滋病患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占69.9%[1]。2007年浙江省疾控中心大规模调查约2万名大学生,超过10%有性行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肖南;;利用多媒体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讲座效果评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2 何小静;;某高校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04期

3 马迎华;王超;张新;李幼莉;张冰;郭新军;王静;;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7期

4 沈云良;许亚平;严丽英;严军华;吴李梅;;中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8期

5 贾文玲;王春成;;高校新生艾滋病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2期

6 魏高文;夏晓凯;宋海鹏;黎敬章;肖一中;谭克;丘继哲;;湖南省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7年12期

7 刘春梅;;健康教育课对工科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态度即时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祖光怀,洪涛,徐剑锋;多元化理念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 吴家兵;桂素兰;朱东辉;王东;;安徽省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高血压流行及其危险因素知晓率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3 刘洁;刘寿纯;;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策略综述[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4 何伯红;杜丹丽;;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5 徐贵霞;谢虹;郭贝清;张珍珍;徐亚梅;;健康信念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中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李广宇;孙延林;;华北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人口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7 颜昶;徐丽平;;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8 李主军;陈俊国;李书章;张乐游;;国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与思索[J];重庆医学;2006年06期

9 刘丽萍;赵庆华;刘雨村;罗月英;徐小萍;;健康教育干预对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9年15期

10 何丽芳,廖淑梅;系统科学方法指导下的社区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钮文异;魏娜;张晓;郭子侠;徐亚东;;语艺学原理在北京奥运会餐饮从业人员预防食物中毒培训材料制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庄润森;林德南;杨国安;曹黎;;深圳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陈叶坪;;论医学模式转变下的体质理论与人类健康观[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4 严其高;;医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慢性病的防治[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暨医药教育创新研究和慢病防治学术研讨会[C];2012年

5 徐贵霞;谢虹;郭贝清;张珍珍;徐亚梅;;健康信念理论在糖尿病自护行为中的作用研究[A];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蚌埠市科协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邵丽文;范飞能;胡超云;;慈溪市2009-201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状况调查分析[A];浙江省第二十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钮文异;魏娜;张晓;郭子侠;徐亚东;;语艺学原理在北京奥运会餐饮从业人员预防食物中毒培训材料制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A];第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庄丽丽;马迎华;李融;吕晓静;胡芳;;学校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在7省初中开展情况的效果评估[A];第五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阳;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量表的初步研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高晓晖;武汉市中学生教育与防止艾滋病扩散的政策和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宁;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李德华;山东省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危险因素调查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周雷;吸烟归因死亡分析与烟草控制政策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戴萌;广东省部分城市中青年居民慢性病及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的调查[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建伟;社区老年居民中医“知信行”及生存质量调查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王俊芳;中国部分农村地区控制被动吸烟综合干预模式的适宜性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9 王冬;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汲进梅;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华;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对行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患者知识信念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赵星梅;大学生艾滋病的KAP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建成;广州、梅州地区医院护士标准预防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差异比较[D];暨南大学;2010年

4 纪艳;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现况及防治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吴述银;医学新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左谦;北京市两处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7 刘亚辉;河南省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莫风敏;开封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对策[D];河南大学;2011年

9 汤维娟;上海市癌症病人连续性照护模式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10 姜黎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公共卫生资源及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杰;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的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3年06期

2 张毅;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01期

3 肖南;;利用多媒体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讲座效果评估[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4 郑煜煌,孙振球,杨旭,邹文,刘卫;湖南高校学生性观念和艾滋病知识的调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高祖新,李晓铭,尹勤;265名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研[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高玉骞;王辉;其其格;薛峰;;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及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07期

7 肖丽君;方艳辉;郭亚春;刘立新;;对医学生开展艾滋病教育课程的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6期

8 顾f ,陈钢;艾滋病知识讲座对提高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1999年06期

9 刘民,余冬保,李俊勇;中国艾滋病防制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模式(2)——一般人群和学校的健康教育[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年06期

10 李道莹,薛丽,苏应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与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现代预防医学;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李生慧;蔡泳;徐刚;施榕;叶秀霞;;上海市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5期

2 贺晓;;余姚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3 卫晓丽,王学良,庄贵华,陈志军,赵强,李月友;商州市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4 李艳;林鹏;聂少萍;刘勇鹰;马文军;付笑冰;;广东省在校高中生及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年03期

5 张崛;王秀云;马树波;刘红新;;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4期

6 董姬春;冉建玲;孙菁;;南京市某中学高中生及其家长性健康教育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10期

7 刘艳,黄群,郑小林;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8 陈晶琦,孙江平,王嘉;北京市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5期

9 何素勤,黄何,胡冰,王福军;阜阳市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5期

10 赵俊岭,文国新,白涛,唐玉君,永生,热米拉,韩月秋,李爱华,崔君;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校医;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不同阶段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谭小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家文;沈新宇;赵少雄;;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水平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卢家楣;樊琪;袁军;卢盛华;贺雯;刘伟;;对学生情感分类及其评价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罗晓燕;周福轩;;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邹颖佳;胡竹菁;;重点与普通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敏毅;;“心灵家园”网上自主辅导模式的建构及应用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国华;柳宝祥;李艳祥;邢淑芳;王玉霞;寇双;;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永新(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呼唤走进孩子心灵的德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2 记者 王勇;“作文克星”学生越发不用脑[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本报记者 付志平;掌握信息技术 教师甘当学生[N];福建邮电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蓓;学生喜欢“滕头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鲍东明;主体教育,统领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陕西省子洲县二中 张亚莉;“问题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吴竺;必须加大教育工作的四个含量[N];江西日报;2000年

9 蒋明安;观察—记忆—想象[N];美术报;2002年

10 李泽瑾 高凯凌;敲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勇;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齐慧甫;占有与存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贺晓立;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董建民;苏联合作教育学与美国合作学习理论合作理念的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建国;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9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59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