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2-01 01:59

  本文关键词: 学校欺负行为 干预研究 综述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它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了解国内外学者所做的有关学校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对我们开展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Bullying is a special type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ich is harmful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y a lot of researchers in many countries, and carried out a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research, but also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Underst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school bullying intervention research. 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us to carry out the intervention research of bullying behavior in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院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院
【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以德治国与中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71.2
【正文快照】: 一、欺负行为的界定以及一些相关问题欺负行为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行为〔1〕,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2〕。通常欺负行为有着三个显著特点,即行为的故意性、行为的重复性和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在这里,一个受欺负者会无缘无故地多次成为被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文新;学校中的欺负问题——我们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实[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林芹,张文新,Kevin Jones,Nannette Smith;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张文新;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裴丽颖,刘肖岑;教师对学校欺负的干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4 宋晔;校园伦理:道德教育研究的新视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2期

5 纪林芹,张文新,KevinJ ones,Nannette Smith;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玲玲,刘永芳,张茜;行动研究——欺负干预的适宜运作模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高明;伍如昕;;初一年级中欺负行为涉及者的人格倾向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12期

8 王吉;一个校园安全的建设蓝本: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简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08期

9 谷传华,张文新,秦丽丽;儿童期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10 王中杰,刘华山;校园欺负中的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群体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董会芹;3-5岁儿童同伴侵害的一般特点及其与应对策略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敏;儿童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特征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宫秀丽;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的认识与态度[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令;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杜红梅;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晓丽;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调查与相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海燕;小学生欺负行为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黄会欣;初中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张广利;寄宿制初中学生欺负现状及其干预实验[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

2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欣银,项宇;集体讨论对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8年01期

2 顾海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方法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年03期

3 杨美文;小学生卫生行为的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4年05期

4 施永达;向教育病理的挑战——关于临床教育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06期

5 陈晶琦,叶广俊;小学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女生青春期性教育干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6 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7 陈世平,乐国安;国外关于学校情境中欺负行为的研究进展[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8 桑标,陈国鹏;校园内外欺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与解决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3期

9 王少华;张文新教授与发展心理学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榕仙;谢炳林;林娜;雷富荣;林彬;;儿少游泳运动员膳食营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朴宰日;杨贤强;王立新;;茶叶防癌作用研究进展[A];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林良明;刘玉琳;鲁杰;赵小元;张新莉;;婴儿维生素K缺乏及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日维生素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赵晓龙;高鑫;崔大敷;夏其昌;李文彦;;C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谷传华;张文新;;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李传银;;大学生孤独心理的干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何梅;杨月欣;边丽华;崔红梅;王竹;;外源性乳糖酶对乳糖吸收不良者的干预研究[A];乳糖酶及低乳糖乳制品专题研讨会文集[C];2001年

8 王平;黄任;王跃进;张广;孙路;高飞;张印法;周明河;王玉宪;黄同茹;;河北省唐县4-8月龄婴儿营养干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9 魏海明;田志刚;许晓群;冯进波;肖伟;;转录因子T-bet/GATA3在肺癌患者中的基因表达状况及药物的干预研究[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魏海明;田志刚;许晓群;冯进波;肖伟;;针对Ⅰ/Ⅱ类细胞因子基因群谱的转录因子T-bet/GATA3在肺癌患者中的基因表达状况及药物的干预研究[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费智平;让聋哑儿发生率下降95%[N];解放日报;2000年

2 大可;日本发布新《动脉硬化诊疗指南》[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年

3 马也;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干预研究启动[N];健康报;2002年

4 记者 王颖刚;蔓越莓 可有效预防多种细菌感染[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5 文广;进入循证医学阶段[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硒 抗癌确定无疑[N];保健时报;2003年

7 通讯员 张锦涛 记者 李秀娟;北京年轻流动人口艾滋病防范意识差[N];中国人口报;2003年

8 李水根;离异家庭青少年问题多[N];健康报;2003年

9 黄静;绿茶:敢与癌说不![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记者 胡唯元 罗晖 李禾;阻击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琦;Leptin受体后信号通路与肥胖关系的干预研究及其中枢作用机制的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2 任艺虹;抗醛固酮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3 张晓岚;RGD依赖的整合素信号通路与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丹参单体干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4 吴小盈;慢性心力衰竭的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5 刘锦波;大鼠脊髓损伤中游离铁的毒性作用及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吴文斌;实验性脑内血肿吸收机制及其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7 李爱萍;AngⅡ作用心肌细胞后MAPKs信号转导及干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8 李继文;粘附分子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AT_1受体拮抗剂的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龙小雅;吸入一氧化氮对实验性胎粪吸入性肺炎及肺损伤的干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周念丽;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黄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及索他洛尔的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1年

3 庞晓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HBG水平及吡格列酮干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黄伟强;普罗布考、复方丹参滴丸对实验性动脉再狭窄的干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5 陈雄华;硫氮卓酮、心律平和胺碘酮对心房肌急性电重构的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鲁民;脑缺血再灌流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电刺激后的干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邓英辉;热休克蛋白47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干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8 沈冰;CHF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对CHF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9 周亚峰;TNF-α、NO及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卡维地洛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10 刘卫春;初二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80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80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c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