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末位淘汰制”该“淘汰”了
本文关键词: 末位淘汰制 教师 丛林法则 考评制度 自然法则 人类社会 适者生存 不和谐 弱肉强食 工作积极性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从理论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不和谐。"末位淘汰制"的理论基础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作为一条仅在弱肉强食的生物自然界发生作用的自然法则,不宜全面推及到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中来。在这种考评制度下,不管教师
[Abstract]: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the "last knockout system" is not harmoniou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last knockout system" is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 "law of the jungle"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s a natural law that works only in the nature of the jungle,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fully extend it to the highly civilized human society. Regardless of the teacher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从理论的角度粉,‘.末位淘汰制”不和谐。“末位淘汰制”的理论墓础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作为一条仅在弱肉强食的生物自然界发生作用的自然法则,不宜全面推及到高度文明的人类社会中来。在这种考评制度下,不管教师怎么做,,都会有人排在“末位”。它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民言;只争朝夕育人才——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研究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王焕勋;解放思想 改革语文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时宗本;我们是怎样讲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坚持以教学为主——湖北省三十年高等教育的回顾[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徐善广;努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蒹论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8 杨先昌;化学计算教学问题的研究[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9 季文德;谈谈当前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参加部分省市化学教材改革座谈会的体会[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10 兰松华;从1979年高考试卷成绩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尚进;;高校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内容改革初探[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周箴;;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与高等学校编制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徐燕飞;;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教师队伍人数的构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于义良;安建业;;X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苏渊;徐通;王永午;赵璐tD;须倩;;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致病因素探讨[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匡晓燕;;浅谈病理教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张爱秀;;对优化病生教学技巧的探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于振健;戴晓明;;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郑金峰;;讲好病生重点目标内容的做法和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标;如此改革变了调[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刘刚 杨振华;徐州重型机械厂 实行末位淘汰制[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3 王文;山东华源山拖推行末位淘汰制[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4 杨金窝;“两制”逼丰喜人奋进[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王曰文;找准结合点[N];中国煤炭报;2000年
6 记者 吴家玖 通讯员 计宏进;湖口支行机关员工实施末位淘汰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7 记者 徐庆平 通讯员 赵莹;竞聘上岗 末位淘汰[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8 陈龙震 蓝宗文;福建农村信用合作社转换机制为发展清碍[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9 记者 吴家玖 通讯员 黄志义 江文红;鹰潭分行实行临柜人员末位淘汰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10 ;柘荣:实行末位淘汰制[N];福建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付英;机械系统分析理论CAI自学软件[D];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年
2 郑力明;基于TCP/IP网络的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叶涛;分布式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一)[D];燕山大学;2000年
5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金株希;从一次观摩课谈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邓小玲;大学生基础英语写作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高凤花;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492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9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