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建设一个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8 14:29

  本文关键词: 基础学校 学习共同体 面向未来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前后持续了20年。20年,课题组成员从最初几所学校,一个县,发展到现在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53所中小学幼儿园、6个科研院所和教师进修院校,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20年,课题组的实践是丰富多彩、令人回味的;20年,课题研究的理念和追求是一以贯之、持续深化的。
[Abstract]: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Science "15" Program key Project "basic School Research for the Future" lasted for 20 years. The members of the research group developed from the first few schools and a county to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in 15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country. In the region, 53 primary and secondary kindergartens, 6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a group of like-minded people; 20 years, the practice of the research group is rich and colorful, and people can recall; 20 years, the concept and pursuit of the project research are consistent. Continuously deepening.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分类号】:G52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型伟;要学点教育史——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7期

2 吕型伟;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建国后基础教育的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陆广品;教育产业与现代产业化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毛国红;;学改论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郭建鹏;哈宏军;;浅析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陈修梅;;高师教育学课程合作式案例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喻红梅;提高学生学习素质的有效途径:优化学习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郑雪静;曾小平;;寻求数学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融合[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杨永明;;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土;;基础教育制度中的顾客机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邓玉文;;教育追求的解放——由《被压迫者教育学》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贾成净;;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杨曙光;;论职业教育中的优势教育导向[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宏超;;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新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艳;张宁;;未来基础学校的发展趋势:建立联系的学习共同体[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2 乔梁;;“十五”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通过结题鉴定[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8期

3 钟启泉;;新世纪“基础学校”的构图(之六) 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积极学习的范型[J];上海教育;1999年01期

4 乔梁;;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探索新型的基础学校[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年24期

5 黄英;;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途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6期

6 顾泠沅;吕达;周卫;张廷凯;夏惠贤;吕型伟;王洁;杨玉东;;建设一个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3期

7 钟启泉;;一以贯之的课程:语言的重要性——新世纪“基础学校”的构图(之二)[J];上海教育;1998年09期

8 钟启泉;;新世纪“基础学校”的构图(之七) 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开发多样化教材[J];上海教育;1999年02期

9 ;芬兰学校开展“读报周”活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年Z4期

10 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理论考察与新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玺;;面向未来 使每个人都成功——青岛胶州英姿学校成功教育漫谈[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李磊;黄菊辉;;构建党员学习共同体 促党支部文化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3 冯涛;杨健;;构建面向未来的传送网[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8 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桂文;;培养元认知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琳;高锟:把面向未来当做思维的火车头[N];中国国防报;2009年

2 周林;面向未来的数字内容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夏燕;面向未来的“绿色通道”[N];新疆日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丁士 胡考绪 崔军;面向未来的课题[N];经济日报;2000年

5 刘捷;面向未来的信息网络架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黎文安 实习生 伍媛媛;面向未来关注基础教育[N];西安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娜 通讯员 宁党保 刘华;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N];益阳日报;2008年

8 张德祥;文艺作品价值取向更应面向未来[N];光明日报;2009年

9 叶军 秦华;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书[N];温州日报;2011年

10 特约记者 刘国栋 记者 黄华敏;面向未来构建新型教保体系[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钟国祥;基于网格的智能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沈云波;学不可以已[D];复旦大学;2008年

5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宏强;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海月;高校组织气氛与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梦琳;论高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0年

8 营永霞;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程程;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之丁;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7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547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7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