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产权规范分析——以公立转制学校为例
本文选题:公立转制学校 切入点:产权规范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公立转制学校为例,对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的学校产权规范问题的研究表明:从经济学角度看,产权规范重在效率,为此应重视学校产权的初始界定、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以及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兼顾;从法学角度看,产权规范重在合法,为此应明确转制学校的法律地位、产权组织形式、内部管理体制以及遵循学校产权残缺性的要求。同时,转制学校的产权运行应从公示、审批、评估、管理和终止5个环节进行明确规范。我国目前关于学校产权的法律规定并未全面而准确地界定学校产权,因此重建学校产权制度已成为我国教育立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紧迫使命。
[Abstract]:Taking the public transformed schools as an example, the study on the school property rights nor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investment subjects shows that: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property rights norms focus on efficiency, so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itial definition of school property rights. The role of the market in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macro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in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from the legal point of view, the norm of property rights focuses on legality, so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transformed schools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The form of the property right organization,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validity of 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school.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transformed school should be made public, examined and approved, and evaluated. The management and termination of the five links are clearly standardized. The current legal provisions on school property rights in our country have not fully and accurately defined the school property rights. Therefore, reconstructing the school property right system has become the urgent mission of educational legislation and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斌昌;关于产权的含义和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蔡宝刚;从诺思的产权理论看西方世界兴起的法律逻辑[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3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5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邹东涛,席涛;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雷玉桃;;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效率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杨闰;翁晓健;;也论网络游戏道具的法律属性[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振东;;中国经济法:技术引进与制度变迁的同构性及其自主创新[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弥;城市网络体系的经济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汪军民;中国农地制度的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吴艳文;基于制度和技术的产业组织协同演化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6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7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9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10 刘建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博;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4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郭策;信托财产独立性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吕守军;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D];河南大学;2001年
8 谢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闫志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10 李名峰;证券监管结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东;企业涉足教育的意义、途径及措施——兼析美国企业涉足教育的途径与动机[J];教育导刊;1994年05期
2 俞修维;高校出售公有住房问题的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许胜江;高校科技开发活动亟须法制化管理[J];中国科技论坛;1995年04期
4 张葳;另一种感动──记首届中学校长高研班论文答辩会[J];中小学管理;1996年09期
5 李金初;论学校国有民办制[J];中小学管理;1996年09期
6 赵建新;高等学校产权争议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1996年02期
7 田凤清,谢家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刍议[J];教育与经济;1997年03期
8 宫丽艳;探索多元民办教育模式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国民办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科学;1997年04期
9 孙铁强,马淑英;高校产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长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赵家骥,谢家训;努力实现农村教育跨世纪的腾飞——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凤秋;;关于我国公立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吴开俊;;公立高校“转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杨东平;;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真弼;转制学校应规范办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胡赤弟;现代大学制度中的产权问题[N];科学时报;2001年
3 方希颜;成长仍需扶持[N];云南日报;2001年
4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黄新茂;立促浙江民办教育做大做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赵一枫;摆脱困境:内因与外因[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宋全政;借企业之水行教育之舟[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民办教育呼唤立法[N];法制日报;2002年
8 孙立群;民办教育呼唤立法保障 明晰产权成为当务之急[N];法制日报;2002年
9 胡赤第;立法与民办教育的产权制度建设[N];法制日报;2002年
10 特约记者张路;韩寒式人物可“批发生产”?[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晓红;转制学校的现状与探索——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强;转制学校产权管理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巍;转制学校的特征及改进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冰;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学军;有意行动的意外后果:我国公办中小学转制改革的政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蕾;重庆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徐苑蔚;美国公校私营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玲;名校办民校转制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6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56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