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实践的学校宏观管理研究的范式特点
本文选题:学校宏观管理研究 切入点:研究范式 出处:《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校宏观管理研究的课题数量已经超过微观教学研究,但研究质量较微观教学研究有较大差距,有的研究结论甚至不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经验性认识深刻。研究范式的不成熟是重要的原因。研究范式包括观察现象的范式和运用概念体系研究的范式。学校宏观管理现象,是关于调动教育资源过程的外部形态和联系,具有历时性、共时性、观察者不完全亲临性等特点,决定了对学校宏观管理现象的系统观察,要具备职务条件(或代职课题研究)、选择高级问题的观察角度以及需要“教育管理叙事”的不断积累。不同的概念体系,又决定了问题的抽象路径和研究范式。应当重视借助教育组织理论形成宏观教育问题的表述方式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
[Abstract]:The number of subjects in the study of school macro-management has exceeded that of micro-teaching research, but th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icro-teaching research. Som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not even as profound as the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he immature research paradigm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The research paradigm includes observation paradigm and conceptual system research paradigm. It is about the external form and connection of the process of mobiliz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chronic, synchronic, and observer's incomplete presence, which determines the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the phenomenon of macroscopic management in schools. In order to have the job qualifications (or to study on behalf of the subject, to choose the perspective of advanced problems, and to need the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narrative." different conceptual systems, It also determines the abstract path and research paradigm of the problem.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ulation of macro-education problem and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with the help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秀颖;解释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伟;中西文化内涵差异对汉英语言的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孙为群;汉英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方法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任宏权,胡涛;高校学生体育动力浅析[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2期
4 王强;企业失败定义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金妍妍;“另类童谣”引起的哲学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6 樊秀荣;关于侵犯隐私权行为问题的思考[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陈颖;关于编辑职业道德的思索[J];编辑学报;1989年02期
8 杨绍林;ABB式形容词的读音规范问题[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9 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吴雁平;转型期的机关档案工作[J];档案管理;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吕红;周祥瑜;;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办学的新举措——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A];2007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 青岛)论文集[C];2007年
3 莫江平;;对党内团结与党内和谐关系的思考[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安晶秋;论税收法定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孔祥军;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D];复旦大学;2005年
5 袁文倩;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西北大学;2006年
6 吴静;中国民族唱法音色的声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李建新;知政权论[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克波;师范生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及其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生梅;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祝雄鹰;论公诉引导侦查[D];湖南大学;2007年
4 韩华春;运输型犯罪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徐兰;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川熙;近年来革命历史影视的新突破[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杨婵;科技档案的本质属性与特点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马学锋;论我国人身损害的私法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徐涛;莫斯科语义学派词汇释义配价的理论和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杨迪;英汉称赞语及其应答的对比语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成林,徐福荫;远程教育研究及其理论范式[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朱志勇;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重涵;;面向实践的学校宏观管理研究的范式特点[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1596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59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