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的权力主义:存在与批判
本文选题:学校教育 切入点:权力主义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2期
【摘要】:作为承载和传播社会文化的核心机制,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过程明确地张扬着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和积极意蕴,同时内在地隐含着文化体系中具有鲜明历史特点与痕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惯性。校园中的权力主义,正是教育中或明或暗但却一直存在着的一种传统、体制、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反映出学校教育对于传统政治伦理的盲从与依赖、对于既存利益格局的复制与维护、对于基本公民权利的背弃与侵害、对于学生基本价值观念的默化与误导。欲破此藩篱,需要在重建学校教育哲学、澄清公民受教育权利、还教育以精神自由和倡导民主观念等方面寻找出路。
[Abstract]:As the core mechanism for carrying and disseminating social culture,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process clearly promote the mainstream value and positive implication of social culture.At the same time, it implie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inertia with distinct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ces in the cultural system.The power doctrine in the campus is a tradition, system, behavior and ideology that exists in or out of education, reflecting the blind adherence and dependence of school educ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ethics.The re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xisting interest pattern, the betrayal and infringement of the basic civil rights, the taciturization and misdirection of the students' basic values.In order to break this barrier,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 way out in rebuilding schoo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larifying citizens' right to education, and in education in terms of spiritual freedom and advocating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zg204)研究成果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凤琴;论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结构及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2000年01期
2 李泳梅;;论素质教育应以人的现代化为现实目标[J];南方论丛;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王华斌;陈世永;马婉娟;;和谐视角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9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薛勇民;王凤华;;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价值观[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亚辉;易连云;;教育的万能与无能——对完美主义教育观的批判[J];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2 罗玉梅;;分数带来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08期
3 ;努力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批判“四人帮”对列宁《共青团的任务》的歪曲[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7年Z3期
4 吴一梅;关怀与忧患 批判与催生——读贾平凹《高老庄》[J];济宁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5 傅莲英;浅析邓小平思维方式的批判与创新特点[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唐少杰;哲学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刍议[J];教学与研究;2000年04期
7 孙金年;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王丽萍;从《阿Q正传》看鲁迅对西方文化的取法、融合、创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郭振香;论戴震哲学的基本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张琦伟;后现代文化思潮基本图景[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霜叶;;服务与生存——新时期教师角色小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叶金花;;浅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3 陈莉;;三结合转化潜能生的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7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鹤;;博物馆如何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摘要)[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10 ;电影为学校教育服务任重道远[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钧(作者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神话的批判[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三联;热带也有思想家[N];中国保险报;2001年
3 张岱年;弘扬学术 批判迷信[N];光明日报;2001年
4 谢白清;全面透视中国家庭教育[N];经济日报;2001年
5 罗建华;由余秋雨说到《学习与批判》[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陈东明;网络新闻评论之批判[N];中华新闻报;2001年
7 刘朝;批判余秋雨湖南再起波澜[N];中国社会报;2000年
8 赵加积;广告抠门现象批判[N];经理日报;2002年
9 吴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段钢(本报记者);理论的原创及其批判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赵凯;批判而不斥弘扬[N];解放军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昱;中国西北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润娥;兰州市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晓丽;多元文化背景下肃南裕固族学校音乐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振;体校学生厌学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21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72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