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关于校内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研究的述评

发布时间:2018-05-11 03:37

  本文选题:欺负 + 受欺负 ; 参考:《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摘要】:该文从概念、研究方法、受欺负类型、研究对象的特点等方面,评述了关于中小学校同伴之间相互欺负中的受欺负者的研究,尤其是对自陈法、提名法、直接观察法、日记法、个体访谈法这些研究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区分了受欺负的不同形式;归纳了家庭、同伴和学校风气对受欺负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一些探讨。
[Abstract]: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research methods, types of being bulli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on the bullies in peer bully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specially the self-documenting method, nominating method, direct observation method, diaries method, etc.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research methods are analyzed; the different forms of being bullied are distinguishe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peer and school atmosphere on being bullied is summarized, and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are raise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is also discuss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

2 高琨,邹泓;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3 王美芳,张文新;中小学中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4 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5 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年03期

6 张文新,谷传华,鞠玉翠;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艳;张哲华;;同伴接纳、友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2 林崇德;陈英和;;中国发展心理学30年的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王雪迪;;欺负行为的心理探析[J];才智;2011年30期

4 纪林芹,张文新,Kevin Jones,Nannette Smith;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5 徐云,周宗奎;受欺负中小学生的应对策略与干预措施[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6 李晓东;高秋凤;;中小学教师对欺负的界定及对三种欺负类型的认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7 陈光辉;徐夫真;李景;张文新;;群集化儿童问题行为核查表的中文版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3期

8 盖笑松,方富熹;我国校园欺侮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4期

9 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欺负与学校适应[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10 杨希洁;;中小学欺负行为的特点及干预[J];中国德育;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荣;钱成宏;;体育教学中“攻击性行为”的判断与预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蒋重清;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亚真;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热认知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光辉;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小凤;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坤;美国预防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法律措施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薇;中学生同伴群体欺负行为的调查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李铮;孤残儿童同伴交往与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桂云;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道德敏感性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德胜;受欺负小学生的团体心理咨询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高岩;山东省受欺负初中生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淼;大学生欺负行为与体育干预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10 王琛;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2期

2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3 张文新,武建芬,程学超;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年01期

2 董会芹,张文新;家庭对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4 张文新;关注中小学生的欺负问题[J];山东教育;2000年34期

5 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6 孟冬月,武立民,薛军霞,宋书群,孟志强;中专生欺负状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02期

7 朱v,

本文编号:1872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872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