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何谓优质学校——基于40位教管人员的访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0 15:49

  本文选题:优质学校 + 教管人员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质化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和深究了40位教管人员对于优质学校的看法。本研究将优质学校设定为达到相应的办学标准以及能全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和健康自由成长的学校,并从"人员"、"财物"、"事务"和"气质"四个向度系统考察研究优质学校。由此形成了五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一是教管人员眼中的理想学校,二是"人员"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三是"财物"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四是"事务"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五是"气质"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研究发现,三类教管人员对于优质学校的看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当下优质学校建设须化解"财物性阻碍"和"应试性阻碍",而深究和澄明"以人为本"的实质,则成为优质学校建设亟待回答的问题。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40 teachers' views on high quality schools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This study sets high quality schools to meet the corresponding school standards and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lively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and free growth, and from "personnel", "property", "business" and "temperament". There are five interrelated themes: one is the ideal school in the eyes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 two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schoo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nel", the three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schoo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property", the four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schoo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affairs", and the five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schools in the "temperament" perspective. Now,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types of teachers' views on high quality schools.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schools must defuse "property barriers" and "test resistance", and to clarify and clarify the essence of "people-oriented", which is an urgent ques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quality school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所;范得堡大学皮波迪学院;范得堡大学政策和组织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国家与地方标准的比较与建构”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铁芳;建设优质学校生活的基本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陈兴华;黄云刚;;白恩培书记作批示 高峰副省长剪彩 云师大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开学[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06年08期

4 马庆堂;;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的方式与机制:香港的经验及发展趋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8期

5 黄勇;;反思“学校捆绑发展”[J];学校管理;2008年05期

6 张军凤;;优质学校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05期

7 罗丹;;大学和中小学合作策略研究——优质学校合作共同体个案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8 吴亮奎;;功能、悖论和应有之义:优质学校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9 谢翌;马云鹏;;优质学校建设的背景、理念与维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0期

10 吴敏;;关注人的发展是优质学校的核心 佐藤学、尹后庆、徐淀芳一席谈[J];上海教育;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田胜龙;尤敬党;;坚持改革创新 创建优质学校——兼谈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观[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2 吴明清;;和谐进步、追求卓越:开放社会的教育省思与建设课题[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刘旭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张源源;;合理统筹城乡关系 促进免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曾晓东;马Pr;;从公众的择校偏好看政策的次优选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晓萍;七项举措力保办好每一所学校[N];石家庄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高靓;造就好学校的是文化而非成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周波;两年内8万学生入读“四七九”[N];成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安耀武 本报通讯员 刘银燕;突破教育资源配置“瓶颈”[N];安徽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杨颖;我市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会[N];保定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李明辉;贵州部分校长教师来厦学管理[N];厦门日报;2010年

7 上海市教科院研究员 胡瑞文 文新华;教育需要适度利用市场机制[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李益众;成都城乡交流三千余干部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记者 冯舒玲;银川市成为教育强市[N];宁夏日报;2008年

10 中国消费者报 耿银平;“铜陵奇迹”让人欣慰让人痛[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平;新课程背景下优质学校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建强;城市化进程中创建精品学校的实践与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家靖;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教师均衡流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丽英;教育公平视野下的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贤伟;城市化背景下城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择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盖玉欣;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国强;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基础教育发展失衡问题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宏超;教育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范轶清;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03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03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