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广西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动态分析和防控策略

发布时间:2018-06-12 22:20

  本文选题:食物中毒 + 综合预防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9期


【摘要】:目的分析广西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动态流行病学趋势和特征,探讨防控学校食物中毒的对策和措施。方法根据2000-2010年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资料,对10 a来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三间分布特点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0年广西各类学校发生食物中毒160起,中毒人数5 198人,死亡5人,分别占全广西总起数、总中毒人数和总死亡人数的15.9%,26.7%和2.1%。10 a来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报告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为中毒高峰。食物中毒在各学段均有发生,以中小学为主,分别占总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的76.3%和77.2%。中毒高峰为每年的9月份。主要分布在县乡(镇)及农村的中小学校。中毒食品以不明食品、谷及谷制品、果蔬类为主;致病因素以微生物和不明原因为主;原料污染或变质、不明原因、加工不当是主要中毒原因。农药及化学物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中小学尤其是县乡(镇)、农村中小学校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根据学校食物中毒的特点对学校食品卫生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开展学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可有效减少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ynamic epidemiological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ctive food poisoning in schools in Guangxi, and 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food poisoning in school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ata reported by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in Guangxi from 2000 to 2010, the occurrence of food poisoning in schools, the number of poisoning, the death toll and the causes of food poisoning in the past 10 yea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from 2000 to 2010, 160 cases of food poisoning occurred in all kinds of schools in Guangxi, with 5 198 people poisoning and 5 deaths, respectively, which accounted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in Guangxi.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initial number of poisoning and the number of cases reported in the first 10 years of total poisoning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death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peak of poisoning in 2003 was the highest. Food poisoning occurred mainl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accounted for 76.3% and 77.2%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oisoning and incidence respectively. The peak of poisoning is September every year. Mainly distributed in counties (towns) and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main causes of poisoning were unknown food, grain and grain products, fruits and vegetables, microbes and unknown causes, contamination or deterioration of raw materials, unknown causes and improper processing. Pesticides and chemicals are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Conclus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specially county and township schools, are the focu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poisoning in schools,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should carry out regula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n school food hygiene and carry out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food safety amo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food poisoning in schools.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G47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改云;田红宇;;河南省2003-2005年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05期

2 翁利胜;宋彩凤;;1997~2006年湖北省学校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年04期

3 董淑娥,张竹青,李萍;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特点分析[J];中国校医;2005年01期

4 耿文奎,李勇强,刘德诚,黄林,韦辉,郭倩;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的做法与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斯;刘力;朱建如;郑立国;;湖北省2004~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02期

2 柳智豪;;百色市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探讨[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3 黄兆勇;唐振柱;黄林;杨娟;陈兴乐;方志峰;;2000~2005年广西急性鼠药食物中毒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4 林愈凤;吴冰源;李春艳;庞昌付;刘德诚;冯启明;;广西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调查[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5 黄兆勇;唐振柱;黄立嵘;黄林;杨娟;方志峰;;2000~2006年广西学校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08年06期

6 穆广发;刘长杰;黄飚;李毅;李月香;曲卫中;张文全;崔远荣;;2005~2008年吉林省餐饮业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0期

7 陆冠臣;董柏青;莫建军;黄兆勇;吴秀玲;;2005~2007年广西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7期

8 陈志青;;梅州市2003~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与建议[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8期

9 黄兆勇;唐振柱;陈兴乐;黄立嵘;秦秋兰;杨娟;;2000-2011年广西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年07期

10 黄兆勇,唐振柱,黄林,杨娟,方志峰,黄立嵘;广西壮族自治区2000~2003年学校食物中毒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国培;吴江市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控制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梁利花;河南省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不同经营模式卫生学评价[D];郑州大学;2011年

3 孙瑜;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食堂卫生现况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瑞华;论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D];东北大学 ;2008年

5 丁涛;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卫生状况调查[D];兰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华钦,姜世强,冯新元;河南省2004年第一季度食物中毒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2 卫平民,浦跃朴,赵峰;1994~2003年全国各类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祖木;魏晶娇;林丹;项方吕;;温州市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1期

2 张颖;曾光;;2004年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3 陈国代;谈谈食物中毒[J];南平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4 潇湘;金声;;夏日,别让病菌攻击了食物[J];家庭.育儿;2006年08期

5 胡雪梅;;食物中毒说课设计方案[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09期

6 焦凤兰;;某市7起学校食物中毒案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8期

7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紧急通知[J];青海政报;2001年06期

8 刘开钳;李艳;;一起由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刘名根;闵振彪;;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谢琳;黄燕;彭锋;聂君华;;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龙女;王俏;朱虹;方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46例报告[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吴西梅;陈明;李敏;鲁琳;黄伟雄;;LC-MS/MS筛选食物中毒中天然生物碱毒素[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3 赵宝玉;;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新科;侯宏贵;;一起误食河豚鱼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A];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5 赵虹;刘郁;;一氧化碳中毒误诊食物中毒(附2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6 范亚平;;一起蜡样第胞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摘要)[A];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7 朱宁;;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101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陈厚星;;一起食用频死猪肉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摘要)[A];江西省第三届营养学术会议及优秀作品评选目录汇编[C];1989年

9 尹英瑶;;一起苦瓠子食物中毒调查(摘要)[A];江西省第三届营养学术会议及优秀作品评选目录汇编[C];1989年

10 马玉英;;蜡样芽孢杆菌性食物中毒[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声;羊食物中毒的治疗[N];河南科技报;2003年

2 陈小平;防止夏季食物中毒发生[N];南通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丽强邋实习生 魏晰铭;中小餐馆卫生优良率达66.9%[N];石家庄日报;2007年

4 记者 石丽珠;石家庄中小餐馆卫生信誉度优良率达66.9%[N];河北日报;2007年

5 秦洋;我省进行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演练[N];山西日报;2008年

6 吴心宇;谨防食物中毒[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7 记者 阮冰莹 实习记者 袁晓金 实习生 丁琼;入院员工已全部康复出院[N];潮州日报;2009年

8 智朝;冷静应对夏季食物中毒[N];保健时报;2004年

9 ;食物中毒的4项应急处理[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宇光;过年更需防备食物中毒[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晨光;常见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中毒物质质谱快速筛选确证辅助信息系统构架探索[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江禹;我国动物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07年

3 林玲;汕头市澄海区涂城乡常见风湿病流行病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4 赛晓勇;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全死因与脑卒中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5 杨丽萍;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江义墩;新马地区酒精性脂肪肝的证候特点及利湿化瘀解毒通降法干预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于丽红;急性脑梗塞患病人群入院前血浊证的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陈晓;中国西部地区WNV感染初步流行病学研究以及WNV和NiV主要蛋白的免疫信息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张永红;一种不明原因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10 王延江;Alzheimer's病小鼠脑内Aβ清除的实验研究和认知损害保护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晓岚;吸烟对甲状腺的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刘双德;慢性前列腺炎与输精管结扎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谢娜;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曾艾艾;广州市越秀区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刘祥舟;西安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李光宇;痤疮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芮永;陆家嘴地区金融从业人员颈椎病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对策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徐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宋雅珊;广西贺州市城镇人群中白蛋白尿流行病学调查[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塔吉古丽·阿不扎热;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回族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1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11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