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教育投资探讨
[Abstract]:Education investment i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 business content of the World Bank.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it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in order to obtain some reference func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经法院!江苏南京210097
【分类号】:G46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皮江红,黄育云;关于择校就学的经济学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雷著民;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下的成本核算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毕正宇;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崔玉平;市场经济下高教资源配置方式[J];北方论丛;1998年01期
5 王晓峰,田新华;中国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模型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刘泽云;袁连生;;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国际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沈百福,杜晓利;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9 王善迈,曹夕多;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10 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章跃;我国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范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7 王椿元;混合产品成本补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上启;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沿革、现状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田丽娟;中印教育投资问题的国际比较与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孔伟;知识经济对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果青;军队后勤院校教育效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帆;论完全信息与高等教育供求均衡[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闫海燕;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7 陈平;论高校师资管理创新[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吕海萍;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勇力及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9 徐爱萍;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吴芳蕾;广西西林县教育投资有效使用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莉娜;;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外聘教师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2 陈茂干;;校园管理之手机篇[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0期
3 吉爱伟;薛荣荣;;浅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学理论;2011年16期
4 王建英;;爱是最好的老师[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5 吴鹏;;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周长虹;;浅谈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职责[J];新课程(下);2011年05期
7 林伟君;;实验项目的挖掘与立项管理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8 万文平;;浅谈中国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毛晓伟;;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理”[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10 李洪君;;班主任对班级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焦小玲;;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的教师如何参与学校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吴兰鹰;;教学过程的学生管理[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温恒福;教育创新组织的领导与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霞;教育管理系统中的若干优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赵志军;德育管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祥胜;教研互动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周连;关于鄂西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俞霞蓉;政府对民办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海霞;清末民初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对教科书的管理[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胡秋珠;困境与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旭;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万莉;试论学校品牌的管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孟小芬;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26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22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