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学校社会信任问题的思考: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Abstract]:Social trust is an important social capital for school developmen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r deepening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social trust, which is the element of macro social capital, will change more or less. The change of school social trust is undoubtedly influenced by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In order to win more social trust, the school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and at the same time, Zhang Xian should pursue "people have no self" (heterogeneity) and "people have superiority" (high quality).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项目“社会资本与职业院校发展研究”(编号:B-b/2011/03/027)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兰;布仁门德;许纯玲;;转型期大学生学习心理分析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年11期
2 黄幼岩;;转型期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6期
3 李传秀;董成立;王宗明;;大学毕业生转型期心理失落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0期
4 朱利霞;;转型期西方公共教育发展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2期
5 黄幼岩;;转型期我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1期
6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7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8 赵勇;;试析转型期中国义务教育的免费性[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10 许昆鹏;贾驰;;转型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滕立新;;2002年北京市学生尝试吸烟与经常吸烟现况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文源;;优化政策环境:转型期中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期待[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夏林;席升阳;;把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列之探讨[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朱春奎;刘宁雯;;转型期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文源;;中国民办学校组织化建设探讨[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丁丁;转型期中国的教育纲领[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首都师范大学 丁兴富;中国远程教育:转型期的考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翁卿仑;希望为家乡教育做点贡献[N];温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一枫;转型期的民办教育前行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N];黑龙江日报;2006年
6 万桂珍;应加强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N];济宁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孙亚斐;“满意行动”成兰州教育发展拐点[N];兰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周扬;新东方上市“不可复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9 邓小群;深圳推广现代学校制度[N];深圳商报;2007年
10 房超平;误入歧途的科研 [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丹中;转型期中国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士杰;学校社会资本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伟;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震;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张欣华;中职生社会信任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杨富英;转型期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峰;转型期教育不公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美荣;转型期滞后的农村义务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6 许文燕;转型期我国教育公正的若干研究与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7 王胜;转型期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梅蕾;隋唐童蒙教育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吴文军;《论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10 谢海燕;终身教育理念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构想与创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1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31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