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青少年非故意伤害行为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in Tianji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A group self-fill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10 758 students from 36 middle schools and 6 universities in Tianjin. Results within 30 days before the investigation, the reported rate of frequent walking violations among students was 6.57. The rate of regular walking violations in boys (9.51%)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irls (4.0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2 / 127.186). 88.61% of the students reported riding bicycles, among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the highest (93.20%). The incidence of bicycle violation was 47.62, the main violations were retrograde (26.24%), carrying people (24.11%), running red light (16.57%),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ree or more violations was 12.9999%.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survey, 7.13% of the students went swimming in places without safety precautions, and the third year students reported the highest rate of swimming in places with no safety measures, the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2, 57.743, P0.0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conomic level to swim in safe place (蠂 2 & lt; 15.824 P 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unintentional injury among adolescents in Tianjin is high, and many kinds of injury-related risk behaviors coexist and are serious. Safety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prevent juvenile injury and injury.
【作者单位】: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分类号】:G4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萍;;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06年11期
2 韦湘;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预防对策[J];疾病控制杂志;1999年04期
3 陈天娇;季成叶;星一;胡佩瑾;宋逸;;中国青少年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4 钱永刚;;内蒙古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2期
5 周月芳,罗春燕,彭宁宁,高根娣,朱蔚;上海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研究(二)——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J];中国校医;2003年02期
6 王声ng;伤害:威胁年轻一代健康的严重卫生问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前芝;;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预防[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年02期
2 薛玲;庞淑兰;刘瑞庚;苏建强;赵丹丹;赵阳;;唐山市农村地区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6期
3 刘伟佳,何志辉,肖晓玲,罗不凡,潘冰莹;广州市天河、越秀区学生和家长伤害认知情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2期
4 张东枚,吴赤蓬,王声ng,张驰,邹宇华,邹宗峰;广州市海珠区成年人残疾现况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潘菁;王小合;曹承建;黄仙红;汪胜;刘婷婕;许亮文;郭清;;杭州市城乡中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6 庞秀然;陈源珍;邓赞民;陆小珍;;宾阳县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状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7 王萍;;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研究现状[J];广西医学;2006年11期
8 陈艳;万忠伟;;岳阳市城乡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3年01期
9 陈艳;万忠伟;;岳阳市城乡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3年02期
10 余小鸣;;弱势儿童及其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丽;康耀文;陈燕;龚伟志;王金权;金岳龙;艾东;姚应水;;芜湖市高校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2 薄立超;姜广启;王宝良;窦斐;田颖;陈辉;;天津市西青区2011年居民伤害监测报告分析[A];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论文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杨冬梅;韩卫民;邵春昕;苏晓曦;;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吸烟行为2008年~2012年监测结果分析[A];第16届全国控制吸烟暨第6届青少年控烟经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祖辉;广州市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迎春;中学生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3 翟亦晖;儿童慢性肾脏病早期发现和终末期腹透治疗透析液生物相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郑家鲲;健康城市背景下的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东林;亲子关系、人格特质对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燕;2006~2010年某医院意外伤害住院患儿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孙倩莱;益阳市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杨鞭;父母因素对于青少年超重肥胖及心理状况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志友;河南省四所中专卫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6 刘惠琳;武汉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团体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叶刚;青少年危险行为特点研究及其保护/危险因素模型探索[D];苏州大学;2011年
8 苑光宗;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调查及其素质—应激模型探索[D];苏州大学;2011年
9 姚应水;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10 张东枚;残疾人日常生活能力与家庭负担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应光,胡作林,邱静;美国青少年、儿童和婴儿死亡率趋势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年03期
2 阮青,黄林,韩彦彬,黄立嵘,张结宏,黄兆勇,杨娟,方志峰;广西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状况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3 宁豪丁,吴舒颖,朱浴晖;深圳市福田区意外伤害死亡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1999年03期
4 韦湘;儿童意外伤害现状及预防对策[J];疾病控制杂志;1999年04期
5 殷大奎;伤害——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1期
6 李晓南,陈荣华,邓静云,张佩斌,巴凌昊;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时间分布规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7 高根娣,彭宁宁,周月芳,朱蔚,陈筛娣,杨卓敏,赵德美;上海市学生因病休退学及死亡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11期
8 彭宁宁,罗春燕,朱蔚,周月芳,高根娣;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浅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9 星一,季成叶,籍红,杨先根,王莉莉,马军,张琳,王莹;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1期
10 星一,季成叶,白燕,籍红,王莹;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华,刘鹏铎;谈青少年“良心”的培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05期
2 张家勇;当代中日青少年生活状况比较[J];青年探索;2000年06期
3 邹宏仪 ,柳袁照;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对苏州青少年学生零犯罪率的调查与思考[J];群众;2000年11期
4 马英勇;浅议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12期
5 ;青少年研究信息[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戴雅娟;创建文明社区环境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年01期
7 李庆丰;互联网之于青少年成长的功能[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苏虹;试论网络大潮中对青少年的情意导向[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李庆丰;论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正向功能[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1期
10 朱彩萍;兰州市青少年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信息情况的调查[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建兰;;科技辅导员有效地开展科技活动对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作用[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晓刚;杜李琴;;西部地区青少年学生抑郁障碍的现状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梅红祥;唐克祥;宗丽香;;青少年科技教育浅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4 吴培超;;青少年游戏成瘾问题研究及其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陈天堂;;努力开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局面[A];金华市科普示范学校经验汇编[C];2004年
6 张大均;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季慎英;;汉、维族儿童与青少年美感体验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赵峥嵘;;用艺术的方法健全学生恋网心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夏凌翔;;青少年学生自立的初步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谢国日;朱刚;;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N];北京日报;2000年
2 小魏;国家筹集资金投建青少年活动场所[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业清;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评论员;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N];光明日报;2000年
5 江苏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咨询室袁浩龙;青少年激情行为的心理干预[N];健康报;2003年
6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北京市石景山区科协 朱洪;打造社区科学工作室品牌探索青少年科技活动新路[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重庆市璧山县科学技术协会;积极争取 努力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港人宣;情系青少年 撑正义蓝天[N];连云港日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把青少年体育当头等大事来抓[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孔垂辉;青少年非接触式体型二维测量与评价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邹志春;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房蕊;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概念模型建构与量表研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80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38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