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6:58
【摘要】:传统神话乃是先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多端变幻、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所形成的想象,其本质乃在于人类对自我生命起源的探索与对理想生活样式的想象。在口耳相传的时代,神话承担着人类代际传承的教化之责。以赫西俄德的《神谱》为代表,正是古希腊传统神话所追问的神圣起源开启并奠定了古希腊人的习俗生活,具体表现为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其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悲剧诗人通过改编神话在传承神意的同时有意引导人们思考现实生活的艰难,其神话内容也在凸显神之至高无上的同时传达了人类情感的真挚与可贵,可以说悲剧诗人时代的神话还保有对神圣起源的追忆。然而随着对言辞技艺的推崇,神话逐渐成为智术师追逐名誉与利益的工具,对传统神话的恣意重构也对古希腊传统教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可以说智术师时代的神话已经完全遗失了神圣起源。从而随着神圣起源的遗忘与衰落,古希腊传统教化在逐渐走向衰微,城邦秩序也在逐渐走向混乱。这正是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重建雅典城邦秩序,柏拉图在对诗人与智术师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对起源的追问,在重溯起源的过程中,以秘托斯和逻格斯两种言说方式提出“善的理念”这一概念,并重建了起源的神圣性。万物作为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围绕“善的理念”柏拉图建立了新的世界观、灵魂观;并以追求“善的理念”作为最高教化目的,柏拉图统一了和谐城邦政治与完善个体灵魂的道路,由此开启了新的教化之路。遗忘起源后,人类灵魂的基础境遇犹如洞穴。因此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中,教化的起点即认识自我的局限,教化的本质即灵魂的转向,教化的过程即完成从洞穴到洞外的攀升。这一认识、转向与攀升统一于灵魂的上升之中,即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个体灵魂从观看影像出发经由实物与数学上升到式样本身,其认知方式也随之从想象、意见、理智过渡到理性。上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下降,即在上升得以认识起源之后,再以下到洞穴的方式将起源带入当下,从而完成对城邦政治秩序的重建,也以此达成自我灵魂的整全。在柏拉图的这条教化之路上,重溯起源的方法乃是辩证法,即在开端与结论之间循环往复以求不断趋近理念本身。同时辩证法也是柏拉图进行哲学教化的主要方式,即通过辩证式对话来帮助个体逐步认识自己的无知、并进而走向求知。论文通过对具体的辩证对话进行情境分析,提出辩证式对话的核心在于:以创造闲暇为前提,在回到开端与重新出发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从而帮助个体在回忆中完成自我教化。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难题,也正是技术化时代个体成人的根本困境所在。遗忘起源使得个体精神生命游离于国家民族、人类历史,使得个体的生命境界变得渺小与狭隘。因此,重溯起源,以民族文化之源泉重育个体生命之根基,才是个体得以健全、人类得以整全的关键之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即回忆。
【图文】:

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


“日喻”

洞穴,苏格拉底,生活情境,位置


图 3-1 洞穴比喻苏格拉底用洞穴来比喻人们天生的经验生活情境,囚徒因为被锁链固定着,不能够转头,,也不能移动位置,因此只能被动地接受眼前的一切,从而也就无法得知眼前一切得以发生的真实原因,而只能根据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来理解自己所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夕捷;;柏拉图的“学习即回忆”与分析性默会知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舒红跃;王秀红;;技术与“西方”的没落[J];哲学研究;2015年11期

3 林志猛;;柏拉图的神话诗[J];浙江学刊;2015年03期

4 樊杰;;生命共通性与儿童经典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10期

5 王柯平;;柏拉图的劝诫神话解析[J];哲学动态;2012年06期

6 刘铁芳;;为哲学教育而辩——《苏格拉底的申辩》释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7 徐学福;找寻迷失的人性:探究学习的终极关怀——柏拉图“回忆”学习、杜威“做中学”与建构学习比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陈中梅;;希腊神族的起源(上)[J];世界文学;2004年05期

9 黄利荣;回忆说: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桥梁[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10 崔永杰,王青;柏拉图的回忆说对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贡献[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牛小兵;柏拉图《蒂迈欧》的科学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艳侠;爱欲与教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樊杰;体育作为教化之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车丽萍;记忆术——科学的记忆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3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633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