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22:28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学位,其设置和发展成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中小学教师,不仅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课程作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中心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历程比较短暂,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挑战。为了解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现状,本文选取了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际调查,同时,按学校类别有代表性地选取6所高校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找出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得知,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体系“本科化”、“学术化”色彩较浓,与本科、学术型硕士课程的辨识度不高;各高校培养目标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且缺乏可操作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过多,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脱节;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评价主体单一,以总结性评价为主。针对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在依据培养目标以及分析相关政策文件的同时,借鉴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以及国外教育硕士培养的经验,提出构建以实践和教师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想,通过教师综合素质模块、学科知识与能力模块、应用技能模块、实践性模块的设计,加强教师人格养成、基本技能、教育教学反思技能的学习,增加课程方案的灵活度,并与本科、学术型硕士的课程体系相区别。针对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结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特征、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教师职业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人需求,从“品德结构”、“知、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领域制定出贴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满足学生对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需求;重视案例教学,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明确实践取向的课程评价标准,课程评价多元化。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643;G4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迷失·定位·重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省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2 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3 王建平;日本教师教育发展动向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1期

4 母小勇,谢安邦;论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目标和取向[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6 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2期

7 靳玉乐;罗生全;;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及其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4期

8 李永春;;中日教育硕士制度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9 王玉辉;;案例教学在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以语文学科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李章泉,王洪松;突出专业学位特色优化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其国;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课程变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肖琳;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梁晓风;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欧阳梦琴;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开发的困惑与反思[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7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17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