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德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0:41
竺可桢在1936—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期,适逢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他带领浙大师生西迁,期间他将治校和育人理念化为实践,谱写了浙大辉煌的“文军长征”图景,以其卓越的治校成果使西迁时期的浙大被盛赞为“东方剑桥”。竺可桢高度重视德育,认为德育是“行己立业的指南”,主张“教训合一”“德知并重”,强调德育应培养“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在治校育人工作中,导师制以教授的人格感化来熏陶学生、培育良好德性,是竺可桢德育工作的基本载体和重要依托;演讲育人以富有特色的演讲风格传递价值观念,是竺可桢德育理念的集中表达和鲜明特色。这些育人实践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赢得了师生赞誉。总体而言,竺可桢德育思想具有规定性的内容、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的特点。竺可桢的德育理念与实践探索对当代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培育领导型的人才彰显了超越性的德育培养目标,导师制启示德育取得成效的基础在于“教育者先受教育”,多元化的演讲风格突显直接德育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价值。与历史比较,竺可桢的德育活动描绘了一幅知行合一的生动德育实践图景;与当代联系,寻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同的共同价值、发挥育人合力作用,拓展了育人新思路。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辩证批判的方法研究竺可桢德育思想应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在于他相对忽视了政治教育和个人价值在德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41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1.1 “行己立业的指南”:德育是人生发展的导航星
1.2 “德育知育并重”:全方位渗透式德育
1.3 “教训合一”: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2 “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
2.1 领导型人才的相关论述
2.2 领导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2.2.1 求是型人才
2.2.2 全面发展型人才
2.2.3 经世致用型人才
2.3 培育领导型人才的当代价值:领导型人才与超越性的德育培养目标
3 导师制: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基本载体和重要依托
3.1 训育与导师制
3.1.1 训育的缘起与内涵
3.1.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训育与导师制
3.2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的导师制
3.2.1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背景
3.2.2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内容
3.2.3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特色
3.2.4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成效
3.3 导师制的当代价值:导师制与“教育者先受教育”
3.3.1 导师制在推广中面临的问题
3.3.2 践行导师制的当代启示
3.3.3 导师制与“教育者先受教育”
4 演讲育人:竺可桢德育思想的集中表达与鲜明特色
4.1 古今比较、中西对照、批判借鉴,突显家与国的情怀
4.2 问题意识、启发思考、循序渐进,引导自发向自觉的转变
4.3 直面矛盾、旁征博引、巧譬善喻,展现事与理的激荡
4.4 演讲育人的当代价值:演讲育人与提高直接德育有效性
5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总体评析
5.1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整体架构
5.1.1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内涵
5.1.2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特点
5.2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5.2.1 历史性超越:知行合一的生动德育实践
5.2.2 当代性升华:寻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同的共同价值
5.3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5.3.1 政治教育何以必要
5.3.2 个人价值何以突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5198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41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1.1 “行己立业的指南”:德育是人生发展的导航星
1.2 “德育知育并重”:全方位渗透式德育
1.3 “教训合一”: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2 “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培养目标
2.1 领导型人才的相关论述
2.2 领导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2.2.1 求是型人才
2.2.2 全面发展型人才
2.2.3 经世致用型人才
2.3 培育领导型人才的当代价值:领导型人才与超越性的德育培养目标
3 导师制: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基本载体和重要依托
3.1 训育与导师制
3.1.1 训育的缘起与内涵
3.1.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训育与导师制
3.2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的导师制
3.2.1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背景
3.2.2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内容
3.2.3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特色
3.2.4 竺可桢时期浙江大学导师制的成效
3.3 导师制的当代价值:导师制与“教育者先受教育”
3.3.1 导师制在推广中面临的问题
3.3.2 践行导师制的当代启示
3.3.3 导师制与“教育者先受教育”
4 演讲育人:竺可桢德育思想的集中表达与鲜明特色
4.1 古今比较、中西对照、批判借鉴,突显家与国的情怀
4.2 问题意识、启发思考、循序渐进,引导自发向自觉的转变
4.3 直面矛盾、旁征博引、巧譬善喻,展现事与理的激荡
4.4 演讲育人的当代价值:演讲育人与提高直接德育有效性
5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总体评析
5.1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整体架构
5.1.1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内涵
5.1.2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特点
5.2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5.2.1 历史性超越:知行合一的生动德育实践
5.2.2 当代性升华:寻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同的共同价值
5.3 竺可桢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5.3.1 政治教育何以必要
5.3.2 个人价值何以突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檀传宝;;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J];人民教育;2014年17期
2 檀传宝;;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价值[J];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3 李辉;;论“以理服人”与“以学养人”的辩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转换的新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何方昱;;国家权力的侵入与大学自治的难局——以浙江大学导师制的兴衰为中心(1936-1945)[J];史林;2009年06期
5 檀传宝;;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J];教书育人;2009年35期
6 周国平;;民主办校 求是治学——浅谈竺可桢的教育思想[J];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7 刘大椿;问题意识与超越情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年06期
9 张美凤,蒋锋;竺可桢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10 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姿芳;“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范箫;竺可桢“求是”教育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董建伟;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3 赵娜;南京国民政府的战时训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曹永昕;竺可桢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5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5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