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教师全球素养的内涵、结构及发展路径:国际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09 18:0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教师全球素养"成为教师教育研究视域中的热点议题。从国际视角来看,学者们基于文化背景和教师身份的多重性,提出了全球公民取向、学生发展指导者取向和综合取向的教师全球素养,其核心内涵可概括为教师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处理特定情境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在教师全球素养结构方面,研究者建构了基于胜任力、领导力和知识学三种不同视角的结构模型,其中,胜任力模型强调教师解决生活与工作实践中问题的品质,领导力模型关注教师与他人及其文化和谐相处的品质,知识学模型观照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三者均为发展教师的全球素养提供了理论框架。与之对应,也衍生出学习为本、领导为本和研究为本的三大发展路径。为应对全球化教育的挑战,我国应立足于中国语境,厘清教师全球素养的内涵与结构,设置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全球素养发展路径,开发相应的全球素养培训项目;倡导建设全球领导型学校,统整学校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32(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图文】:

教师全球素养的内涵、结构及发展路径:国际视角


P21教师全球素养胜任结构模型(1)

模型图,素养,全球,领导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领导力的研究领域整合了“全球”的维度,“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的概念应运而生。钦(Chin)等人提出了全球领导素养的金字塔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将全球领导素养划分为无知、意识、理解、欣赏、接受与内化、转变等6个层级(Chin et al.,2001),分别对应认知、态度与价值、行为三个水平,各层级的具体内涵见表2。如表2所示,领导力视域下的教师全球素养是分层且连续的,必须先解决最底层的缺陷,然后才能进入下一层。反之,如果个体经历了某些消极的事情,他们还可能会从较高层倒退至较低层。

模型图,全球,模型,教师


为进一步指导学科教师将他们的课堂和课程全球化,2018年厄本(Urban)等人基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模型(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提出了整合全球素养的学科教学知识模型(Glob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GPACK)(Urban et al.,2018)(见图3)。由图3可知,GPACK模型充分整合了“全球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将教师全球性知识进一步细化为7个模块,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发展全球知识提供了框架。总体而言,知识学视角下的教师全球素养结构模型,主要观照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教师应具有的知识基础,为发展与评价教师全球素养提供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学教师国际素养现状及建议——基于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国际素养调查报告的分析[J]. 王丹,郭娜.  世界教育信息. 2017(09)
[2]全球化背景下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的新思维[J]. 程晋宽.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4(03)

硕士论文
[1]珠三角中学教师全球素养研究[D]. 张雅思.广州大学 2019



本文编号:2967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67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3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