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1-01-21 14:49
具身性、情境性、生成性、隐喻映射等概念是具身认知理论用以解释认知发生与过程的基本概念范畴。哲学与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为当代教学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得教学中师生生命主体存在的意义、身体本体经验、教学的隐喻映射性、教学过程的场域情境性、动态性与多样性及其各种身心交互成为教学论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论话语,丰富并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5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源起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哲学来源
(二)具身认知理论的心理学来源
二、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意涵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
(一)教学主体的经验性
(二)教学发生的情境性与生成性
(三)教学理解的隐喻映射性
(四)教学过程与场域的动态性
(五)教学意义的自在性
(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体的教育价值:现象学的视角[J]. 叶浩生. 教育研究. 2019(10)
[2]抽象概念语义表征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J]. 王晓莎,毕彦超. 生理学报. 2019(01)
[3]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 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 心理学报. 2018(04)
[4]从“离身”到“具身”:课堂学习环境的新构建[J]. 肖菊梅,李如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1)
[5]镜像神经元的意义[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6(04)
[6]语义表征具身理论:情绪在概念表征中的作用[J]. 姚昭,朱湘茹,王振宏. 心理科学. 2016(01)
[7]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 叶浩生. 教育研究. 2015(04)
[8]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 张良. 全球教育展望. 2013(04)
[9]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3(04)
[10]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J]. 殷融,曲方炳,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9)
本文编号:2991360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5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源起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哲学来源
(二)具身认知理论的心理学来源
二、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意涵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
(一)教学主体的经验性
(二)教学发生的情境性与生成性
(三)教学理解的隐喻映射性
(四)教学过程与场域的动态性
(五)教学意义的自在性
(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体的教育价值:现象学的视角[J]. 叶浩生. 教育研究. 2019(10)
[2]抽象概念语义表征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J]. 王晓莎,毕彦超. 生理学报. 2019(01)
[3]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 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 心理学报. 2018(04)
[4]从“离身”到“具身”:课堂学习环境的新构建[J]. 肖菊梅,李如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1)
[5]镜像神经元的意义[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6(04)
[6]语义表征具身理论:情绪在概念表征中的作用[J]. 姚昭,朱湘茹,王振宏. 心理科学. 2016(01)
[7]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 叶浩生. 教育研究. 2015(04)
[8]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 张良. 全球教育展望. 2013(04)
[9]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3(04)
[10]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J]. 殷融,曲方炳,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9)
本文编号:2991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9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