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质量观
发布时间:2021-10-09 08:11
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导向性作用。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质量观超越了现代教育质量观,为基础教育改革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本研究运用文献法、系统分析法。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质量观进行分析与批判,总结归纳出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主要质量观,并探索其实现策略。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分析了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框架。其中对质量、教育质量、教育质量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质量观这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运用适合教育质量研究的文献法、系统分析法,提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及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路径。第二章,文献综述。分别对教育质量观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分维度进行综述。关于教育质量观的综述,具体内容包括:质量的概念、分类与衡量标准;教育质量的概念内涵、特征、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提升策略;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分类、特性、演进、转变与发展趋势以及实现路径。关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综述,具体内容包括:建设性...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现代教育质量观存在误区
(三)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启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质量
(二)教育质量
(三)教育质量观
(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五)建设性后现代教育
(六)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质量观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系统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育质量观研究综述
(一)质量
(二)教育质量
(三)教育质量观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综述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观综述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内涵与价值追求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内涵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反思批判与超越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特征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整体有机教育
(二)生态教育
(三)智慧教育
(四)创造性教育
(五)过程教育
(六)高效能教育
(七)建设性批判教育
(八)个性化与多样性教育
(九)和谐共生教育
第四章 现代教育质量观的批判
一、现代教育目的功利化倾向严重
二、应试教育倾向导致创造力培养不足
三、师道尊严误用导致平等对话不足
四、迷恋划一思维导致多元性不足
五、结果评价至上,轻视过程评价
六、过度追逐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
第五章 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主要质量观及其实现策略
一、高质量教育既要保证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培养健全完整的人..
二、高质量教育既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生态性涵养与自身积极性的激励
三、高质量教育既重视学业成绩,又强调启迪智慧并鼓励创新
四、高质量教育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注重教育的过程与节奏
五、高质量教育不应片面追求一时或一个方面的质量,而要追求整体效能..
六、高质量教育既重视教师的传授,又鼓励学生基于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七、高质量教育既需要即时的某一方面素质的评价,又需要多元化持续发展性评价
八、高质量教育不仅要满足学生升学需要,而且更要满足服务社会与终身发展需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TEM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内容及启示——以美国圣地亚哥郡为例[J]. 赵慧臣,马悦,陆晓婷,张艺苇.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3)
[2]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现状与启示——基于1949至2015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 易兰,陈恩伦.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4)
[3]体制化的技术治理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 苏永建.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3)
[4]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价值建构[J]. 王海涛,董玉雪,于晓丹,王益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1)
[5]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理念、框架与路径[J]. 乔刚,周文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1)
[6]中小学教育质量观:误区、反思与重构[J]. 苏启敏.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1)
[7]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哲学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J]. 杨富斌,高茜.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5)
[8]课堂教学效能和质量提升——“三效课堂”改革探索[J]. 孙绵涛,吴功明. 教育研究. 2016(09)
[9]教育质量的国家观念[J]. 袁振国.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9)
[10]教学质量改进的再理解与再行动[J]. 杨小微,张权力.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7)
博士论文
[1]多维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 王华女.湖南师范大学 2013
[2]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 李春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探索[D]. 程博.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 丁通通.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师创造性激发策略研究[D]. 卢火青.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4]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D]. 史晓朦.青岛科技大学 2014
[5]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研制[D]. 杨睿智.东北师范大学 2014
[6]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研究[D]. 王洋.河北工业大学 2014
[7]建设性后现代教育领导策略研究[D]. 贾英男.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8]论教育质量[D]. 刘丽梅.山西大学 2010
[9]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 吴福妹.安徽师范大学 2010
[10]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D]. 石娜.河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5980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现代教育质量观存在误区
(三)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启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质量
(二)教育质量
(三)教育质量观
(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五)建设性后现代教育
(六)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质量观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系统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育质量观研究综述
(一)质量
(二)教育质量
(三)教育质量观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综述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观综述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内涵与价值追求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内涵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反思批判与超越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特征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整体有机教育
(二)生态教育
(三)智慧教育
(四)创造性教育
(五)过程教育
(六)高效能教育
(七)建设性批判教育
(八)个性化与多样性教育
(九)和谐共生教育
第四章 现代教育质量观的批判
一、现代教育目的功利化倾向严重
二、应试教育倾向导致创造力培养不足
三、师道尊严误用导致平等对话不足
四、迷恋划一思维导致多元性不足
五、结果评价至上,轻视过程评价
六、过度追逐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
第五章 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主要质量观及其实现策略
一、高质量教育既要保证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培养健全完整的人..
二、高质量教育既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生态性涵养与自身积极性的激励
三、高质量教育既重视学业成绩,又强调启迪智慧并鼓励创新
四、高质量教育不仅要关注结果,还要注重教育的过程与节奏
五、高质量教育不应片面追求一时或一个方面的质量,而要追求整体效能..
六、高质量教育既重视教师的传授,又鼓励学生基于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七、高质量教育既需要即时的某一方面素质的评价,又需要多元化持续发展性评价
八、高质量教育不仅要满足学生升学需要,而且更要满足服务社会与终身发展需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TEM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内容及启示——以美国圣地亚哥郡为例[J]. 赵慧臣,马悦,陆晓婷,张艺苇.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3)
[2]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现状与启示——基于1949至2015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 易兰,陈恩伦.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4)
[3]体制化的技术治理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 苏永建.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3)
[4]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价值建构[J]. 王海涛,董玉雪,于晓丹,王益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1)
[5]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理念、框架与路径[J]. 乔刚,周文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1)
[6]中小学教育质量观:误区、反思与重构[J]. 苏启敏.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1)
[7]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哲学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J]. 杨富斌,高茜.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5)
[8]课堂教学效能和质量提升——“三效课堂”改革探索[J]. 孙绵涛,吴功明. 教育研究. 2016(09)
[9]教育质量的国家观念[J]. 袁振国.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9)
[10]教学质量改进的再理解与再行动[J]. 杨小微,张权力.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7)
博士论文
[1]多维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 王华女.湖南师范大学 2013
[2]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 李春玲.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师观探索[D]. 程博.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 丁通通.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3]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师创造性激发策略研究[D]. 卢火青.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4]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D]. 史晓朦.青岛科技大学 2014
[5]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研制[D]. 杨睿智.东北师范大学 2014
[6]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研究[D]. 王洋.河北工业大学 2014
[7]建设性后现代教育领导策略研究[D]. 贾英男.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8]论教育质量[D]. 刘丽梅.山西大学 2010
[9]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 吴福妹.安徽师范大学 2010
[10]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D]. 石娜.河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25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25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