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21-10-11 05:46
  本文尝试比较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杜威的兴趣教育思想。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杜威形成其独特的兴趣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包括美国社会对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们对兴趣理论的研究尤其是赫尔巴特的多方面兴趣理论对兴趣研究的巨大影响和推动;“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运动”的持续发展。同时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分析了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对杜威兴趣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兴趣的概念与内涵;兴趣与教育目的;兴趣与课程;兴趣与教学。对杜威以兴趣作为核心概念构建的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和教学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三部分着重讨论了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杜威开创了“兴趣心理学”的研究;丰富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创造了“兴趣”教育理论研究的鼎盛时期。杜威的兴趣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主要基于本能论的儿童中心主义论述兴趣;兴趣作用有一定的夸大和兴趣教学的理想化;此外还过于忽视了外部因素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杜威的兴趣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教育改革中,尤其是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兴趣”的内涵
    二、兴趣与教育目的
    三、兴趣与课程
    四、兴趣与教学
第三章 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一、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三、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威眼中的教材[J]. 沈伟.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7(11)
[2]赫尔巴特兴趣学说对我国创新教育的启示[J]. 赵翠兰,苏春景.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3]从兴趣与经验的角度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一致性[J]. 荣艳红.  滁州学院学报. 2007(04)
[4]从学习兴趣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相通性[J]. 何旭明.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2)
[5]学习兴趣研究综述[J]. 赵兰兰,汪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6]兴趣研究现状与进展[J]. 王同军,司继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7]赫尔巴特教育学在中国:一个跨越世纪的回望[J]. 周谷平,叶志坚.  教育学报. 2006(05)
[8]中国学习兴趣研究综述[J]. 刘丽琼,杨霞.  怀化学院学报. 2006(01)
[9]西方自然主义儿童教育理论的历史演变[J]. 王小丁,高志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2)
[10]20世纪80年代后兴趣研究述评[J]. 邢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3429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29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