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时代解读
发布时间:2021-10-11 01:26
结构主义教育课程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西方教育思潮,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通过分析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理性审视和解读其思想基础,梳理其课程主张,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4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思想基础
(一)哲学观
(二)结构主义心理学
三、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主张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二)主张以螺旋式编排课程
(三)倡导发现学习
(四)强调建立课程评价标准
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一致
(三)提倡发现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四)运用直觉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结构主义视野下我国课程话语的冲突与消解[J]. 纪德奎,宋艳,朱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1)
[2]评结构主义课程观[J]. 张楚廷. 当代教育论坛. 2017(01)
[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新课程改革[J]. 杨红萍,薛红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5)
本文编号:3429523
【文章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40(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思想基础
(一)哲学观
(二)结构主义心理学
三、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主张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二)主张以螺旋式编排课程
(三)倡导发现学习
(四)强调建立课程评价标准
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一致
(三)提倡发现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四)运用直觉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结构主义视野下我国课程话语的冲突与消解[J]. 纪德奎,宋艳,朱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1)
[2]评结构主义课程观[J]. 张楚廷. 当代教育论坛. 2017(01)
[3]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与新课程改革[J]. 杨红萍,薛红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25)
本文编号:3429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2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