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4 17:52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他根据进化论的原理,构建了庞大的哲学社会学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对英国、美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波及世界各国,被杜威称作一座纪念碑。基于近代以来“社会进化论”思潮对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当代青少年及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日益严重的现实背景,本研究力图对斯宾塞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相关深入、系统的解读,以期对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相关启示。本文主要是基于原著,从社会学理论出发,分析斯宾塞提出的社会道德准则、理想目标以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方法路径。本文认为,斯宾塞在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理论基础之上,指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社会性使人类更适应环境,道德规范能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性状态。据此,斯宾塞将利己与利他折衷的“理想社会之完人”看作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将同等自由法则作为道德法则的第一原理,并由此衍生出了公正、同情及自我控制等道德范畴。以其社会进化论和公正、同情等道德观为理论基础,斯宾塞指出教育就是为个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而道德教育则旨在使人们能够自发地遵循道德准则,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实...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1.1.2 社会进化论思想在传播过程中的部分被误读
1.1.3 深入解读斯宾塞道德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斯宾塞生平和活动的研究
1.3.2 关于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研究
1.3.3 关于斯宾塞教育思想的研究
1.3.4 对斯宾塞德育思想的研究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法
1.5.2 综合分析法
2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社会背景
2.2 个人经历
2.3 理论基础
3 斯宾塞社会学论域下的道德观
3.1 道德思想的出发点
3.1.1 社会有机体论
3.1.2 社会进化论
3.2 道德思想的理论归宿
3.2.1 理想社会之完人
3.2.2 最大幸福
3.3 道德法则——同等自由法则
3.3.1 公正
3.3.2 同情心
3.3.3 自我控制
4 斯宾塞道德教育思想的方法路径
4.1 基于社会进化论的自然教育
4.1.1 向大自然学习,理解科学知识
4.1.2 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1.3 自然后果惩罚
4.2 基于自我控制的自治教育
4.2.1 自我教育与快乐教育
4.2.2 教育者做合格德育者的准备
4.3 基于同等自由法则的情感教育
4.3.1 尊重孩子的权利
4.3.2 同情心的培养
5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5.1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5.1.1 尊重、责任和公正精神的培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
5.1.2 自主、自治能力的养成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5.1.3 理性和情感的交融是道德教育路径的必然选择
5.2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5.2.1 自然主义的谬误
5.2.2 功利主义色彩
5.2.3 个人主义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警惕社会达尔文主义撕裂中国[J]. 何云峰. 探索与争鸣. 2016(09)
[2]国家教育权力的边界——斯宾塞同等自由视域下的解读[J]. 马明,邢永富. 教育学报. 2016(02)
[3]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 米志旭,周杰.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01)
[4]合乎正义的道德教育:利他、利己抑或互惠?[J]. 胡金木. 教育学报. 2015(05)
[5]斯宾塞德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德育工作的启示[J]. 李佳丽. 新校园(上旬). 2015(03)
[6]严复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J]. 周红兵. 东南学术. 2015(02)
[7]论斯宾塞自我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J]. 吴飞燕.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8)
[8]斯宾塞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 田军芳.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4(08)
[9]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是民族达尔文主义?——严译《天演论》与赫胥黎及斯宾塞进化论的关系[J]. 杨深. 哲学研究. 2014(01)
[10]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J]. 曾红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博士论文
[1]近代工业社会合理性的理论支撑——斯宾塞社会进化思想研究[D]. 潘德重.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研究[D]. 代怿鑫.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利己、利他与慈善[D]. 范杨.云南财经大学 2017
[3]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研究[D]. 马楠.南京大学 2013
[4]斯宾塞德育思想及其启示研究[D]. 蒋娟.湖南科技大学 2012
[5]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 徐旋.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斯宾塞同情理论研究[D]. 郑雅萍.湖南师范大学 2008
[7]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 闫虹.山东师范大学 2008
[8]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美国海外扩张的影响[D]. 陈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6
[9]对斯宾塞科学知识价值体系的分析与评价[D]. 王书伟.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6583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1.1.2 社会进化论思想在传播过程中的部分被误读
1.1.3 深入解读斯宾塞道德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斯宾塞生平和活动的研究
1.3.2 关于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研究
1.3.3 关于斯宾塞教育思想的研究
1.3.4 对斯宾塞德育思想的研究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法
1.5.2 综合分析法
2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2.1 社会背景
2.2 个人经历
2.3 理论基础
3 斯宾塞社会学论域下的道德观
3.1 道德思想的出发点
3.1.1 社会有机体论
3.1.2 社会进化论
3.2 道德思想的理论归宿
3.2.1 理想社会之完人
3.2.2 最大幸福
3.3 道德法则——同等自由法则
3.3.1 公正
3.3.2 同情心
3.3.3 自我控制
4 斯宾塞道德教育思想的方法路径
4.1 基于社会进化论的自然教育
4.1.1 向大自然学习,理解科学知识
4.1.2 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1.3 自然后果惩罚
4.2 基于自我控制的自治教育
4.2.1 自我教育与快乐教育
4.2.2 教育者做合格德育者的准备
4.3 基于同等自由法则的情感教育
4.3.1 尊重孩子的权利
4.3.2 同情心的培养
5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5.1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5.1.1 尊重、责任和公正精神的培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
5.1.2 自主、自治能力的养成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5.1.3 理性和情感的交融是道德教育路径的必然选择
5.2 斯宾塞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5.2.1 自然主义的谬误
5.2.2 功利主义色彩
5.2.3 个人主义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警惕社会达尔文主义撕裂中国[J]. 何云峰. 探索与争鸣. 2016(09)
[2]国家教育权力的边界——斯宾塞同等自由视域下的解读[J]. 马明,邢永富. 教育学报. 2016(02)
[3]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 米志旭,周杰.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01)
[4]合乎正义的道德教育:利他、利己抑或互惠?[J]. 胡金木. 教育学报. 2015(05)
[5]斯宾塞德育思想对我国儿童德育工作的启示[J]. 李佳丽. 新校园(上旬). 2015(03)
[6]严复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J]. 周红兵. 东南学术. 2015(02)
[7]论斯宾塞自我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J]. 吴飞燕.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8)
[8]斯宾塞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J]. 田军芳.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4(08)
[9]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是民族达尔文主义?——严译《天演论》与赫胥黎及斯宾塞进化论的关系[J]. 杨深. 哲学研究. 2014(01)
[10]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J]. 曾红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5)
博士论文
[1]近代工业社会合理性的理论支撑——斯宾塞社会进化思想研究[D]. 潘德重.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研究[D]. 代怿鑫.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利己、利他与慈善[D]. 范杨.云南财经大学 2017
[3]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研究[D]. 马楠.南京大学 2013
[4]斯宾塞德育思想及其启示研究[D]. 蒋娟.湖南科技大学 2012
[5]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D]. 徐旋.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斯宾塞同情理论研究[D]. 郑雅萍.湖南师范大学 2008
[7]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研究[D]. 闫虹.山东师范大学 2008
[8]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美国海外扩张的影响[D]. 陈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6
[9]对斯宾塞科学知识价值体系的分析与评价[D]. 王书伟.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36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3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