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0 14:05
本文关键词: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的任务是造就合格的社会人。受教育者有男生有女生,学校就既要根据男女学生普遍具有的共同的身心特点进行面向全体的教育,也要根据男女学生各自所特有的身心发展规律,甚至是在不同年龄层次上的男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因性施教”。为此,就有必要探讨学校性教育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伴随式学校”性教育的观点,认为性教育必须遵循“适时适量”的原则进行,即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施以不同内容、不同目标的性教育。通过对我国及其他国家性教育的历史经验的研究,笔者发现,若是试图以性教育来限制约束青少年的性探索与性冲动,那效果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有可能事倍而功半。只有把性教育作为青少年生命成长、个性成熟、社会性完善的重要途径,才能取得良好的个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于是本文提出,学校性教育是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性完善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接受性教育是学生的健康权、受教育权等人权决定了的,学校开展性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途径。学校性教育并非是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与社会各种现象密切联系的。性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种文化。性文化教育是指通过性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性三方面的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性别观念和恰当的社会性别角色,在性及性别问题上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个体乃至全民族的素质,使人民获得康乐祥和的幸福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关键词】:伴随式 学校 性文化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479
【目录】:
- 第一部分 性教育的概念和我国现代性教育7-20
- 一、 性、性别及性教育的概念7
- 二、 性教育的对象与内容界定7-8
- 三、 中国现代性教育的历史发展8-18
- 四、 香港特区青春期性教育18
- 五、 我国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8-20
- 第二部分 外国性教育的经验与教训20-30
- 一、 日本的学校性教育20-23
- 二、 韩国的学校性教育23-24
- 三、 美国的学校性教育24-26
- 四、 苏联的性教育26
- 五、 瑞典的青春期性教育26-27
- 六、 各国性教育的共同特征27-28
- 七、 各国性教育的失误与我国性教育的启发28-30
- 第三部分 青少年健康发展与学校性教育30-37
- 一、 学校性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30-31
- 二、 在学校接受性教育是青少年的一项基本人权31-32
- 三、 学校性教育对青少年健康的作用32-37
- 第四部分 伴随式学校性教育的理论模式37-42
- 一、 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概念37
- 二、 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实施依据37-38
- 三、 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实施目标38-39
- 四、 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实施原则39
- 五、 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实施内容39-40
- 六、 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实施途径40-42
- 第五部分 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拓展研究--性文化教育研究42-48
- 一、 性文化与性文化教育42
- 二、 21世纪的中国性文化教育42-44
- 三、 我国性文化教育中的存在问题与对策44-46
- 四、 性文化教育对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意义46-48
- 第六部分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及相关后续研究48-53
- 一、 本研究的特色48-49
- 二、 本研究的不足与遗憾49
- 三、 相关后续研究49-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薇;中美两国青少年性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冷剑丽;瑞典中学性教育的实践及启示[D];西南大学;2006年
3 蔡福花;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性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学校伴随式性教育的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6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