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活”管理向“活”世界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7-09-22 08:32

  本文关键词:“活”管理向“活”世界的回归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生活世界 学生 “活”管理


【摘要】:基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阐释学生生活世界的独特性,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存在和学生的生成性,通过对"活"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活"世界的内涵和特点进行结合分析,提出"活"世界的异化表现及其原因,有针对性的从主体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三个维度提出"活"管理向"活"世界的回归途径。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育 生活世界 学生 “活”管理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一、“生活世界”观(一)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表现为人的存在,人的生成,人的实践,人的地位的凸显。“生活世界”理论是由胡塞尔首创,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一种“我在世界中”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在一切科学之前总是已经能够达到的世界,以致科学本身只有从生活世界的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建生;唐文萍;;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尹文嘉;;论管理学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传承;2010年15期

3 江玲;论教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风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慕容勋;;“对话—体验—引导”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李云吾;邱蕾;;论学生生活世界的异化与回归[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徐晓宁;;大学生幸福观误区及教育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闫春梅;;教育关注儿童可能生活[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吴时红;;康德“崇高论”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周云,彭光芒;人际传播中的信息交换与利益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谢宁;;试论教育回归生活的本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丽文;;论福柯身体理论之逾越性[J];长城;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4 肖庆;王利丽;;网络空间中的电影文化传播[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冯振环;王莉娜;冯领香;;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水平差异的致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6 辛世俊;;试论“以文化人”的问题与对策[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马庆;;对“正当优先于善”的分析[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飞;自由软件运动背景下的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8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丁伟;始秩序,,致混沌[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冯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缪赤彤;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津乐;“双面人”:论虚拟社区中的自我呈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梁琳;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倩;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道德认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东刚;网络视频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林芳;虚拟交往与人的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槐青;;论幼儿科学教育儿童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2 朱蝶;;杜威的教育理论与基础俄语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和学新;;面向生活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4 杨叔子;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刘德华,曹邵练;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之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7 刘德华;科学教育对学生个体生活世界的超越与回归[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3期

8 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9期

9 王艳玲;;课堂教学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缺失与回归——兼论杜威《儿童与课程》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1期

10 胡子祥;;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州大学哲学系 李兰芬;[N];光明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兴明;哲学界出了什么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齐学红;质的研究与生活世界的重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3 张九洲;“生活世界”中的教师——一次质的研究的尝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晏辉;;心情培育: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于晓权;;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理论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6期

6 曹晶;论关注生命体验的课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薛婧;;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讨研究[J];青春岁月;2014年13期

8 鹿林;;论生活世界的和谐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杜妍;;朝向朴素的课程“:以少为多”的课程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0期

10 汪天文;时间境界论[J];江汉论坛;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伟;走向本真的存在[D];湘潭大学;2007年

2 章瑜;还原失声话语[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蒙春;对杂糅性日本稻荷信仰的跨学科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9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899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