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的调查比较
本文关键词:丽江市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的调查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取向的异同,为纳西族、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取云南省丽江市两所中学1000名初中生,采用性别角色量表测评。结果: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未分化和双性化比例均高于单性化(P0.05)。纳西族和汉族男生男性化比例均高于女生,女生女性化比例均高于男生(P0.01);纳西族女生双性化比例高于男生(P0.05)。纳西族初中生4种性别角色类型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初中生双性化初一初二初三(P0.05)。纳西族独生子女男性化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汉族非独生子女双性化比例高于独生子女(P0.05)。结论:纳西族和汉族初中生性别角色总体分布表现出一致性,但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结构性别角色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单位】: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纳西族 汉族 初中生 性别角色 比较
【分类号】:C913.68;G479
【正文快照】: 族初中生性别角色总体分布表现出一致性,但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结构性别角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1],随社会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性别角色取向不仅影响到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也关系到民族人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库木斯;党海红;邹韶红;薛爱华;;维、哈、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2 刘电芝;徐振华;刘金光;张姣;黄颀;李宇青;;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3 何木叶;李昌庆;齐静怡;;“90后”摩梭初中生性别角色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3期
4 周波;廖峻;;民族中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云南省汉、回、白、傣、纳西族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4年15期
5 杨福泉;丽江古城纳西和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整合[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6 周爱萍;;纳西族女性在丽江旅游业参与中的角色分析[J];思想战线;2010年S1期
7 李静,赵伟;社会性别角色获得与民族文化系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和智勇,张锋;丽江纳西族初中学生性格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性别比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9 周波;廖峻;余秋梅;罗承;曾蕾;;民族中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交往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11期
10 王云慧;马东频;李光裕;;汉、藏、佤、纳西族少年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比较研究[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其付;李小波;;丽江古城城市格局三元论及其文化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2 邓春暖;潘向明;;汉、傣、哈尼、基诺学生性格发展比较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皮婧;;摩梭中学生性格状况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田茂军;金枫;;浅论湘西民间传承人的性别分工[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5 莫文,罗红,张琼;京族初中学生性格的测试与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2期
6 葛新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女性传承人现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8期
7 钟福国;陈芳芳;李巾;;探讨整合取向的民族社会工作——以甘肃七墩回族东乡族乡社区移民项目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8 韩艳旗;;四维度视角下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对181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5期
9 何木叶;;纳西族初中生性别角色对心理素质的影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10 邓春暖;云南哈尼族学生性格特征发展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梁丽霞;李伟峰;;民俗旅游语境中女性东道主与民俗传承[A];2014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吕晓娟;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生琰;游牧民生计方式变迁与心理适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延飞;单一性别环境下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秀艳;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刻板印象、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远峰;丽江大研古镇街巷空间审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胡馨元;当代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玲艳;角色特征对女性消费者品牌社群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6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振东;回、汉中学生非智力因素与生物学成绩的相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书勤;转型期藏族女性叙事文学中的藏族女性形象考察[D];暨南大学;2006年
9 夏小燕;中学生家庭因素对其性别角色影响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琪;中美女企业家性别角色特征的比较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王兰;;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以云南为例[J];经济师;2006年03期
3 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4 刘电芝;徐振华;刘金光;张姣;黄颀;李宇青;;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5 何木叶;林静;李昌庆;;CSRI在云南宁蒗彝族初中生的适用性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龚茜;;当代中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3期
7 钱洁;;谁建构了中学生的性别世界——中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念及其社会化机制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8 李曙光;郑艳;;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别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华;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4期
2 田晓虹;当代日本社会的性别角色冲突[J];社会;2002年10期
3 张雷,郭爱妹,侯杰泰;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4 侯秋霞;客家籍大学生性别角色研究[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赵丽琴;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及其社会适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杨青;性别角色与女性的发展[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7 李静,赵伟;社会性别角色获得与民族文化系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杨青;从心理层面看性别角色差异对女性的影响[J];社会;2004年01期
10 缪周芬;女性性别角色的发展[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电芝;刘金光;徐振华;张姣;黄颀;李宇青;;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与家庭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余捷婷;刘电芝;;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势与关键期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余小芳;;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钟建安;叶耀荣;楼R,
本文编号:901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90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