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新媒体时代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20:11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政府 全民阅读


【摘要】: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推进“全民阅读事业”,不仅是民众最基本的文化权利,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文化品质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数字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阅读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对传统的阅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14年成年国民的图书阅读率达58%,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数字化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图书阅读率,成为我国国民首选的阅读方式。但是数字化阅读也带来了“碎片化阅读”等不利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由此,如何看待新媒体阅读对“全民阅读事业”的影响,如何定位政府在“全民阅读事业”中的角色,成为当前建设“书香中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问题。苏州市吴江区是江苏省首批获评“书香之县”称号的地区,其“四位一体”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被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服务举措。对这一地区进行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能够比较典型的反映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在推进“全民阅读事业”所面临的困境和难点,有着比较普遍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明确新媒体、“全民阅读事业”定义的基础上,对吴江区的“全民阅读事业”在工作力度、设施建设、品牌打造、社会活动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吴江区虽然推进“全民阅读事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居民综合阅读水平、设施建设、服务效能、服务机制等四个方面仍有不足,主要原因在法律法规、推进主体、保障措施、供给需求、运行管理等五个方面。针对这五项具体原因,本文提出了应该充分重视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将其纳入到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体系中来,通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开放思维和社会力量、运用公益思维和制度保障、运用多元思维和资源流动等六项措施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能力和效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新媒体 政府 全民阅读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92;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依据13-14
  • 1.3.1 理论依据13-14
  • 1.3.2 现实依据14
  • 1.4 文献综述与评价14-17
  • 1.4.1 国外文献综述14-15
  • 1.4.2 国内文献综述15-16
  • 1.4.3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16-17
  • 1.5 研究思路17
  • 1.6 研究方法17
  • 1.6.1. 文献研究法17
  • 1.6.2 实证研究法17
  • 1.7 相关定义17-18
  • 1.7.1 新媒体17-18
  • 1.7.2 阅读18
  • 1.7.3 “全民阅读事业”18
  • 1.8 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与“全民阅读事业”19-24
  • 2.1 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必要性19-20
  • 2.1.1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19
  • 2.1.2 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建设的基本要求19-20
  • 2.2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20
  • 2.2.1 信息交流20
  • 2.2.2 信息交融20
  • 2.2.3 信息分化20
  • 2.3 新媒体时代对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影响20-24
  • 2.3.1 正面影响20-22
  • 2.3.2 负面影响22-24
  • 第三章 苏州市吴江区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实证分析24-28
  • 3.1 主要做法和成效24-25
  • 3.1.1 主动作为,加大“全民阅读事业”的推进力度24
  • 3.1.2 扩大覆盖,加快“全民阅读事业”的建设进度24
  • 3.1.3 着力创新,凝练“全民阅读事业”的品牌强度24-25
  • 3.1.4 活动丰富,拓展“全民阅读事业”的影响维度25
  • 3.2 面临的主要问题25-28
  • 3.2.1 居民综合阅读水平需要提高25-26
  • 3.2.2 公共阅读设施建设需要加强26
  • 3.2.3 公共阅读服务效能需要改进26-27
  • 2.3.4 公共阅读服务机制需要完善27-28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28-32
  • 4.1 法律法规不健全28
  • 4.2 推进主体较单一28-29
  • 4.3 保障措施不完善29
  • 4.4 供给需求不平衡29-30
  • 4.5 运行管理不到位30-32
  •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对策32-39
  • 5.1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民阅读事业”32-33
  • 5.1.1 深化体制改革32
  • 5.1.2 完善法律法规32-33
  • 5.2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全民阅读事业”33-34
  • 5.2.1 推动媒体融合33-34
  • 5.2.2 扩大受众范围34
  • 5.3 运用开放思维和社会力量推进“全民阅读事业”34-35
  • 5.3.1 培育民间组织34-35
  • 5.3.2 发挥企业作用35
  • 5.4 运用公益思维和制度保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35-36
  • 5.4.1 创新人才机制35
  • 5.4.2 强化财政保障35-36
  • 5.5 运用多元思维和资源流动推进“全民阅读事业”36-37
  • 5.5.1 合理配置资源36-37
  • 5.5.2 促进资源交流37
  • 5.6 运用绩效思维和项目评估推进“全民阅读事业”37-39
  • 5.6.1 确定评估指标体系37-38
  • 5.6.2 引入多元评估主体38-39
  • 主要结论与展望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作者简介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洋;张志强;;从亚马逊模式看国内电子阅读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05期

2 许凌艳;;公共图书馆网络推荐书目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年03期

3 曾绚琦;;全民阅读的时代意义与实现途径[J];现代出版;2014年01期

4 陈灿华;;媒体融合必须坚持“内容为王”[J];中国地市报人;2014年07期

5 骆小平;;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S3期

6 彭华;;浅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07期

7 刘文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众阅读[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年03期

8 李冰;;全民阅读的内涵、特征与时代意义[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许晔;;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4年02期

10 杨光;;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J];计算机与网络;201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应力;苏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晓芳;和谐社会视域下文化公平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9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919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