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培养幼儿听辨能力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24 03:11

  本文关键词:培养幼儿听辨能力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听辨 音乐教育 听觉器官 音乐学习 个体差异 音乐作品 肢体动作 听力训练 七声音阶 多媒体播放器


【摘要】:正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从"听"开始。必须把培养幼儿听辨能力放在首位。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若能给予幼儿正确的音乐引导培养,会对幼儿今后的音乐学习道路起到深远的影响作用。我们应抓住幼儿听觉器官发育迅速的特点,及时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1培养幼儿听辨能力的意义1.1"倾听"与"辨别"是开启"音乐教育"之门的钥匙幼儿听辨能力分为"听"与"辨"两种。可以说出先是声音输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虹祺幼儿园;
【关键词】听辨;音乐教育;听觉器官;音乐学习;个体差异;音乐作品;肢体动作;听力训练;七声音阶;多媒体播放器;
【分类号】:G613.5
【正文快照】: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从“听”开始。必须把培养幼儿听辨能力放在首位。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若能给予幼儿正确的音乐引导培养,会对幼儿今后的音乐学习道路起到深远的影响作用。我们应抓住幼儿听觉器官发育迅速的特点,及时培养幼儿的听辨能力。1培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毅隆;刘真;;口译之听辨与理解[J];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2 俞利华;;浅析不理想环境下的言语听辨[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6期

3 沈建林;;怎样听辨对话[J];初中生之友;2003年14期

4 金林森;;重视学生听辨能力的培养[J];云南教育;1986年12期

5 卢姗姗;听辨音乐速度、力度、声音长短变化的能力训练[J];学前教育;1995年05期

6 白佳芳;;老挝英语的口音特征及其对口译听辨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3年03期

7 白佳芳;;口译听辨训练给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4期

8 王枫;;如何提高学生的节奏听辨识别能力[J];新课程(上);2012年12期

9 黄锐;;口译听辨理论在听力教改中的应用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邓辉敏;;商务口译听辨之思维训练教学模式[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海波;李爱军;;普通话情绪语音库的建立及听辨实验[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2 高洁华;;浅谈音乐教学应注意对学生听辨能力的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3 冯亚;;对几个版本小学音乐教材听辩内容设计的比较[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玲;;听辨与视唱——谈谈高中艺术特长生的视唱练耳教学[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陈晨;;从品克的认知模型看口译听辨与理解的微观过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海波;阿布力克木;;维吾尔口语里元音长短的听辨与声学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周友良;;突破和声音程的听辨“关隘”[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耿桂珍;;逻辑在英汉口译听辨、笔记与译文中的应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书香;英语听辨理解焦虑和英汉连续传译相关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馨蕾;俄语口译中的听辨理解能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汤平;汉语态度语音的跨语言听辨实验与声学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逍然;交替传译中听辨理解障碍及解决策略[D];外交学院;2016年

5 叶桑;视唱练耳教学中听辨训练问题探讨[D];西南大学;2016年

6 郑慧;英汉交替传译中听辨理解导致的误译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关淇;英汉交传中精力分配模式下听辨和记忆的难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6年

8 王思茵;口译实践中的听辨理解障碍及其应对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9 曹敏;声乐教学中听辨技能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冯卓;学生译员在英汉口译同传中的听辨理解障碍及其应对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6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086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