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儿童的假想伙伴与其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假想伙伴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摘要】:国际上有关假想伙伴的新一轮研究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认识到假想伙伴区别于其他形式假装游戏的基础上,开始以假想伙伴作为探究儿童想象性关系功能的"窗口",对假想伙伴的测量方式、有无假想伙伴儿童的发展性差异以及假想伙伴细节性特征的独特作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认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条主线。就认知方面而言,有假想伙伴的儿童更富有想象力。在游戏任务中,他们更善于运用想象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并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假想伙伴玩耍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不断抽象化和概括化,这也促进了儿童语言叙述能力的发展。就人格方面而言,儿童在与假想伙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对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加以区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人格特质上的发展差异集中体现在一种社会指向性上,即个体愿意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就社会性方面而言,假想伙伴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着积极的联系。假想伙伴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与假想伙伴平等互动的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发展得更好,而且拥有更高的同伴接纳度。有关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当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儿童以假想伙伴为代表的想象性世界,主动构建亲子关系与儿童假想伙伴玩耍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假想伙伴为中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在幼儿园教育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拓展游戏的内涵,并在重视儿童日常活动性游戏和教学过程性游戏的基础上,对儿童的想象性游戏给予更多的关注;强调和突出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和与游戏相关的活动经验。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借助假想伙伴探寻儿童基本生活经验的源点,进行教学材料、指导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未来对假想伙伴的研究应当重视深化研究假想伙伴的概念和特点;重视完善和丰富假想伙伴的研究方法;重视开展有关假想伙伴的本土化系列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二系;
【关键词】: 假想伙伴 儿童认知发展 儿童人格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批准号:14BSH077)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Leslie N.K.Lo;赵澜;蓝建;;学校和非正规教育与青年的社会性发展[J];中国德育;2008年12期
2 王清;;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体育参与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4期
3 韦耀阳;;团体依恋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和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彭芳;;让幼儿园成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乐园[J];山西青年;2013年16期
5 沙晓毅;;幼儿日常活动中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渗透[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年07期
6 张海燕;;浅谈如何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7 袁钫芳;;将社会性发展作为学生发展目标之一[J];上海教育;2013年11期
8 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9 陈蓓;瑞吉欧课程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扶跃辉;;友谊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信军;;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晓萃;;关于某市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3 徐迎利;;我国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顾海根;岑国桢;李丹;高湘萍;李正云;陈欣银;;2岁儿童的行为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蒋波;;小学生竞争-合作学习与社会性发展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曦;张建新;;青少年依恋问卷的修订及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金竞明;李春茂;;西双版纳汉族与少数民族初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比较[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何丽萍;;浅议如何促进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题成果展论文集[C];2013年
9 孙莹;;浅析音乐教育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10 王艳红;;浅谈如何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啸天 编译;研究发现:阅读能力与社会性发展高度相关[N];中国教师报;2006年
2 郑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王丽萍;孩子更需要精神上的“优育”[N];江苏科技报;2002年
4 朱萍 杨猛;宝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N];连云港日报;2011年
5 思南路幼儿园园长 郭宗莉;学习交流从幼儿期开始[N];文汇报;2011年
6 记者 刘茜;全国小学将开设德育新课程[N];光明日报;2002年
7 林芝地区幼儿园 袁燕梅;浅议幼儿园墙壁装饰[N];西藏日报(汉);2013年
8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新波;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N];湖南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艳;高校学生社区场域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邹林;老大怎么了?—家庭中老二出生对老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颖;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安园园;母亲职业对1-3年级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晓莉;福建宁德地区高中生社会性发展状况与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孙敬;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7 左本琴;3-4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琛;教师互动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9 龚顺梅;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88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08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