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分布——基于BIA方法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学前教育 公共支出 受益分布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Z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的省级数据,采用利益归宿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分布。结果表明:人均GDP最高地区、东部地区为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最大受益者,其他地区均为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受损者,其中最大受损者并非在人均GDP最低地区和西部地区,而是在人均GDP次低地区和中部地区。这一格局在2003-2008年的6年间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变化。相反,受益差距在不同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的扩大趋势。政府投入不足,政府间责任分工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以及公共支出投向偏差是造成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支出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尽快补足学前教育短板,将政府以及各级政府间在学前教育投入的责任具体、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扶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是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有效途径。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data of 31 provinces in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enefit of public expenditure o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benefit end-resul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 capita GDP is the highest in China. The eastern region is the biggest beneficiar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ublic expenditure in China, and the other regions are the benefi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ublic expenditure, among which the biggest damage is not in the lowest GDP per capita and the western region. But in the sub-low per capita GDP and the central region. This pattern has not changed materially in the six years from 2003 to 2008. On the contrary. However, the benefit gap in different regions has shown a certain trend of expansion. The government input is insufficient, and there is a lack of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in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governments. As well as the devi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current public expenditur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unfair. As soon as possible to make up the shortcoming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put responsibility specific and clear.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further increase public expenditur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to follow rules and suppor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kindergartens.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HA100230)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财政学)浙江省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19.2
【正文快照】: 科学早已证明,6岁前是人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确保每个儿童享有公平的起点,既是整个教育过程公平的必要条件,也是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正因为如此,帮助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2 苗苏菲;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3 赵海利;赵海龙;;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4期
4 赵海利;;民生支出的公平正义性分析——基于浙江各县教育和卫生支出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03期
5 陈晓宇,闵维方;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1999年03期
6 张益禄;宋吉国;;关于深化学前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考[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年Z1期
7 钟晓敏;赵海利;;论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基于资源配置的角度[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钟宇平,陆根书;论中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兼谈高等教育成本回收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余雅风;;从平等权视角看学前教育中的政府职责[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10 王海英;;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晓宏;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大学贫困生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5 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6 雷震;袁春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我国人力资本投资[J];商业研究;2006年13期
7 温娇秀;;我国不同类型公共福利支出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沈百福;王红;;我国普通高校学费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9 王晓光;;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范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罗辉;;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剖析——以南宁市为个案研究[J];创新;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春奎;刘宁雯;;转型期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沈百福;王红;;我国学费问题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马佳宏;王琴;;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和平;;论高校校友捐赠中的利益诉求[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曲京山;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雪峰;高等教育的资本运营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9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2 吴晓玲;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戴丽斯;中国公立高校负债问题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娟;安徽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高伟华;省对县义务教育因素法转移支付模式的设计与模拟[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谢宗熹;大众化阶段我国普通高校校区扩建筹资方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文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秀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超;和谐社会视角下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10 崔帆;郑州市公办学前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王艺明;蔡翔;;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8期
3 蒋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年03期
4 钟晓敏;赵海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的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模型[J];财政研究;2009年03期
5 李瑞昌;;“新公共管理”的合法性与公共性危机[J];东南学术;2002年05期
6 朱玲;西藏农牧区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与减少贫困[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7 梁雪峰;乔天文;;城市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来自一个城市的经验数据[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8 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财政支出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9 苗苏菲;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10 李祥云;;税费改革前后义务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归宿比较——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瑾;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方法初探[J];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04期
2 王红霞;;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年09期
3 温艳玲;周玲;;社区教育发展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才智;2009年08期
4 李雯;;美国学前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1997年12期
5 余强基,于家慧;面向21世纪 天津市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8年04期
6 张贵生;学前教育的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向[J];曲靖师专学报;1999年S2期
7 周志平,南月省,王涛,马文慧,马秀云;河北省学前教育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马论业副市长 进行学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调研[J];幼儿教育;2001年05期
9 胡福贞;论学前教育市场运营[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为了把静安建成“精品教育区”[J];幼儿教育;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仁福;张林秀;赵启然;刘承芳;何敏;;贫困农村学前教育硬件设施现状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波;;新形势下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学前教育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雪;;1998~2008年中国学前教育财政状况及其对幼儿入园率的影响[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熊灿灿;张芬;;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实现西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探索[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殷红博;耿中津;;我国学前教育科研发展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6 马佳宏;王琴;;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殷红博;申捷;;未来人才素质与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体系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殷红博;耿中津;;我国学前教育科研发展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殷红博;申捷;;未来人才素质与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体系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10 金庆花;刘焱;张燕;李琼;;北京城区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现状的调研总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晓梦;切实重视学前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庆环;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学前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3 ;沙河口区学前教育事业步入省先进行列[N];大连日报;2009年
4 新华社记者 谢锐佳 黄海波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金猪宝宝扎堆,学前教育喊渴[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凌;政府要保证学前教育的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源流 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陆胜新(管洪芬);打造公平健全的“学前教育”[N];无锡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大伟;学前教育怎样搞 请听专家一席谈[N];营口日报;2009年
8 记者 俞路石;合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投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晨光;只要政府重视,学前教育没有办不好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董子凡;学前教育一样重要[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路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雨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学前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柳倩;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晓芬;农村混读班早期教育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方钧君;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岭;公平与效率关系视域下的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周冠环;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学前教育投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燕华;《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学前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晓云;学前教育成本与收费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丽;农村学前教育办学体制问题及改革建议[D];西南大学;2010年
7 黎明浚;BZ公司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侯元;城郊村学前教育变迁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曙光;现代脑科学对学前教育的启迪[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韦小明;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的提升[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55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45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