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性别结构现状及可能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 幼儿教师 社会职业划分 男孩女性化 出处:《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S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实际上成为女性独有的一种职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对此,应从女性的地位、幼儿教育的社会形象、社会对职业划分的传统观念等视角对此进行理性分析。其实,幼儿教师性别单一化并不必然导致"男孩女性化"。女性地位的提升,社会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认识,幼儿教师地位的提升,才是促进幼儿教师性别均衡的根本,才能真正改变女性幼教人员占据绝大多数的局面。
[Abstract]:It is a historic and universal phenomenon that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actually become a woman ' s unique profession . This is a historical and universal phenomenon . In fact , the gender e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 feminization of the boy " . In fact , the promotion of the status of women , the 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status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gender balance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
【作者单位】: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分类号】:G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李丽华,钟婉娟;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黎;;男性儿童成长过程中女性化心理倾向问题厘析[J];沧桑;2007年02期
2 孔庆蓉;;论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意识[J];沧桑;2007年05期
3 刘伟;;多目标创新教育模式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大家;2010年19期
4 邹萍,王明德,马冲,王国辉;女大学生性度取向再探[J];大连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5 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李方强,郑寒芳;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4期
7 姚伟;宫亚男;;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曹海峰;;论双性化理论对我国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9 李娟;唐艳秋;;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透视[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陈青;;双性化人格:当代青年的理想人格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兴;从培养“男性附属品”到促成“社会半边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吕晓娟;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白云;女性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民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刘莉;女性管理者的性别角色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永婷;玩具娃娃与女孩之间教育关系的历时性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滕春玉;低年级智力落后儿童性别认知和行为发展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娟娟;成教生双性化人格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芳;家庭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与高中生异性交往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秀艳;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刻板印象、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丽恒;高中生性别角色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王娅;论人类性别观的现代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莉;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博宇;初中生性别角色认同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10 闻明晶;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祝平燕;中国妇女学学科建设中的两次飞跃及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3期
2 李丽华;失衡的学校教育情景对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对江西一所师范学院女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民族志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6期
3 马万华;发展与参与:女性高等教育中的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黄爱华;女性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5 龚波,宋延军,江洋;对制约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分析和效益重估[J];江苏高教;2003年03期
6 刘利群;高等教育中女性管理者的角色透视[J];教育探索;2002年06期
7 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振祥;了解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需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J];山东教育;2000年12期
2 王剑兰;构建大专层次应用型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2年Z1期
3 袁秀华,阮树贞;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J];山东教育;2005年Z6期
4 杨静;;让幼儿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J];贵州教育;2006年13期
5 李潇;;新课程改革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2期
6 冯敏;;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黑龙江档案;2008年03期
7 连s,
本文编号:1499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49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