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前课程改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3 14:34
本文选题:学前课程 切入点:学前课程改革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历程,我国的学前课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试图对我国的学前课程改革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以期探索学前课程改革演进的规律和特点,为更好地把握未来学前课程改革的方向服务。 文章第一部分探讨了我国学前课程改革的动因,认为我国的学前课程改革是在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首先,我国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是我国学前课程改革的外部动因;其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和国内外学前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构成了我国学前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因。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三个纬度探讨了我国学前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认为儿童观、教育观的转变,以及由此导致的课程观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此,文章纵向论述了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三个阶段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转变,试图整体把握20多年来学前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脉络。 文章的第三部分探讨了我国主要的学前课程模式(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领域课程、游戏课程)和几个重要的国家性文件(《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研究和梳理了我国学前课程的改革历程,并分析了其背后所蕴涵的价值取向。 文章的最后部分总结了我国20多年学前课程改革的总体特点,并由此出发展望我国学前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61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文欣;幼儿教师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叶谦;“学会共处”取向的学前教育课程建构[D];西南大学;2008年
3 康凌云;百年中国幼教改革中的故事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志娟;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靳美玲;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海燕;太原市早期教育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曾明鸣;提升质量:近十年来新加坡学前教育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娜;近30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中的文学活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61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56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