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特征及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研究
本文选题:幼儿 切入点:静态平衡能力 出处:《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3~6岁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特征及粗大动作发展水平。方法:采用Tec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3岁组(3周岁以上,4周岁以下)、4岁组(4周岁以上,5周岁以下)和5岁组(5周岁以上,6周岁以下)共60名幼儿进行双脚睁眼、双脚闭眼和单脚睁眼站立测试。选取压力中心(COP)包络面积、压力中心轨迹长度、压力中心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值为评估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的指标;采用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2)对受试进行移动性动作和控制性动作测试,评估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静态平衡能力、粗大动作发展水平特点,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幼儿静态平衡各项指标的数值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除4岁组与5岁组间的移动性动作指标,粗大动作发展的其他指标都出现了年龄组间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和静态平衡能力均未见显著性别差异,男童粗大动作得分略高于女童,而女童表现出姿势晃动小于男童的趋势;幼儿平衡能力与动作发展水平、年龄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体质指数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幼儿的感觉系统成熟较早。幼儿去除视觉时身体晃动与有视觉参与时的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其注意力分配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水平和静态平衡能力都不断提高,但尚未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平衡能力是幼儿动作学习与发展的基础,3~6岁幼儿处于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此幼儿阶段应注重选择适宜的手段促进其平衡能力的发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ic balance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oarse movement in children aged 3 to 6 years. Methods: Tecscan plantar pressure test system was used. A total of 60 children aged above 3 years old and below 4 years of age and under 5 years of age and 5 years of age and 5 years of age were given eyes with their feet open. The pressure center envelope area, the length of the pressure center track,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pressure center in the front-rear and left-right directions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children's static balance ability. Using TGMD-2) to test the movement and control movements of the subjects,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children's coarse move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ren's static balance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coarse movem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genders. Results: the values of each index of static balance of young children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d the stability of childre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except for the moving action index between the age group and the group of 5 years ol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age groups in other indica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rse movem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static balance of coarse movements in young children, and the scores of coarse movements in boy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irls. However, girls showed a tendency of posture sloshing less than boys, and children's balance ability and movement development level, There was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BMI). Conclusion: the sensory system of young children matured earli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dy sloshing and visual participation. It may be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attention. As children get older, their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coarse movements and their ability to balance statically are improved.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Balance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ldren's movem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Children aged 3 to 6 years old are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action development. In this stag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hoosing appropriate mea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balance abili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880037
【分类号】:G61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俊杰;体操练习对学前儿童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刘阳;;人体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及平衡能力训练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付丽敏;崔景辉;冯巨涛;;6~8岁儿童静态平衡能力的比较研究与评价模型的建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余友林;张建国;;3~6岁幼儿静态直立平衡能力特征探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5 付丽敏;崔景辉;冯巨涛;;性别与年龄对儿童静态平衡功能影响的定量对比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友林;;体育锻炼对人体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2期
2 任妍妍;龙希文;郑莹莹;;非体力劳动男性静态平衡功能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4期
3 李艳辉;;对脚斗士、健美操、篮球运动员平衡能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2期
4 王莹;曹国义;韩帅红;;练习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的影响[J];搏击(体育论坛);2013年12期
5 吴升扣;姜桂萍;;学龄前儿童动作发展测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1期
6 刘晨;;对跆拳道运动中平衡能力的作用及训练手段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4期
7 吴升扣;姜桂萍;;儿童早期动作发展测量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8 游永豪;;青年男子静态平衡能力与人体形态学因素关联性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时昌松;;体育舞蹈在提高7—9周岁女性儿童静态平衡能力的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17期
10 胡莹;隋远杰;;核心训练对少年女排运动素质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海灵;尹军;;不同训练负荷条件下核心力量训练对髋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四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金宝;便携式林业机械及其作业环境对人体平衡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刘冬森;我国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康复性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郭云聪;青年赛艇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弓健;DXA技术测量股骨颈骨强度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5 张芷;预期与补偿姿势控制的注意效应[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江;下肢功能性伸展实验与平衡仪实验相关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吕小波;趣味性身体练习发展12-13岁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林菲;长期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平衡能力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孙越颖;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排球运动员下肢及核心力量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李航;8-11岁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志强;大连市3~6岁幼儿平衡能力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志红;基于Labview的公交车舒适度检测与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张丽莎;湖南省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肖艺;体育游戏对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冲;核心力量训练对男子足球二级运动员部分专项能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春梅,王明铮,熊开宇,顾燕丽,易红梅;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汪敏,李学佩,李哲生;年龄和视觉对直立静态平衡的影响[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7年01期
3 汪霞,黄彬鉴;人体平衡能力的评定及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2年01期
4 顾芹 ,崔世贞;太极拳和电脑控制的平衡训练对老年人姿势稳定性的作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8年04期
5 陈海霞;宁宁;;人体平衡功能评定研究的最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6年23期
6 孟晓落,朱艳,舒刚明,张云燕;中国人重心平衡动摇检查的正常值测定[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9年03期
7 何久英;前庭机能和本体感觉对体操选材的意义[J];成都体院学报;1982年01期
8 邓永明;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林茵;封寒;;通过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人平衡功能[J];实用老年医学;2006年04期
10 肖春梅,李阳,梁晓杰,叶春,刘冬梅,陈瑞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荣辉;我国跳水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与选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景辉;付丽敏;;儿童静态平衡能力量化评分标准的建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付丽敏;崔景辉;冯巨涛;;6~8岁儿童静态平衡能力的比较研究与评价模型的建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陈金;;瑜伽练习对中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4 唐光旭;汪坤;钟为民;盛建国;;核心稳定训练对闭目纵、横向踩木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唐光旭;汪坤;王小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J];运动;2013年01期
6 毛洪亮;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结构变化新趋向[J];教育文汇;2002年12期
7 金昌龙,班玉生;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金昌龙;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6期
9 李炜;刘冬森;唐一丹;高维纬;;我国优秀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杜洁;刘崇;赵焕彬;;交谊舞、健步走对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君;贾月霞;;偏瘫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张博;;乒羽网三项运动对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的对比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4 刘崇;赵焕彬;杜洁;;太极拳、健步走对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阳;张秋霞;;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静态平衡能力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王彤;宋凡;万里;王翔;张勤;侯红;;平衡仪对偏瘫患者静态平衡功能测定的分析[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尹彦;张美珍;曲峰;;不同专项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崇;林宏牛;赵焕彬;;太极拳、交谊舞对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旭龙;纪仲秋;;太极拳和健美操对大学生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军民;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分析及其评价系统的初步建立[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09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60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