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敏感”地带与儿童成长敏感期——城市社区成长敏感期儿童活动场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0 12:16

  本文选题:儿童 + 成长敏感期 ; 参考:《理论月刊》2012年05期


【摘要】:所谓成长敏感期,系儿童成长阶段的特定时期,不同儿童在同样的时期内都拥有同样的标志性事件,当处于某个成长阶段的儿童把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一事件上,并反复重复这件事时,这就意味着儿童已进入某个敏感期。蒙氏教育认为6岁以前完成各敏感期发育是较为理想的成长状态。城市社区是这一年龄段儿童生活最为密切的场所,目前成长敏感期一词仅仅停留在幼儿教育领域,对于其户外生活密切的社区活动场地却无实质的应对措施,这显然是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大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发展,将成长敏感期的概念融入孩子们使用频繁的城市社区儿童活动场地中,把握各个敏感期的特点,为一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期——提供必要的成长场所,在游戏之中为其提供必要的保护、教育和成长的条件,这些将使他们终身受益,也是社会之福。
[Abstract]:The so-called growth-sensitive period is a specific period in which different children have the same iconic event in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when children at a certain stage of development devote almost all their attention to this event. When repeated, this means that the child has entered a sensitive period. Monster education thinks that it is an ideal growth state to complete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sensitive period before 6 years old. Urban community is the closest place for children to live in this age group. At present, the term "growth sensitive period" only stays in the field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but there is no substantial response to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where their outdoor life is close. This is obviously a big problem that needs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concept, the concept of "growth sensitive period" is integrated into the children's activity ground of urban community, which is frequently used by children, so as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ensitive period and become a person's physiology. The critical period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childhood-provides the necessary place to grow up,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protection, education, and conditions for growth in the game, which will benefit them for life and will be a blessing for society.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分类号】:G612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乖妮;李春聚;孙晓璐;;新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2 宋岭;张少伟;李志民;;小区级城市居住形态架构浅析——以郑州市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杜悦凡;王培训;李希;;合肥市回迁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4 杨勇;;居住区道路“人车分行”与“人车混行”模式比较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5 汪婷;刘惠锋;傅德亮;;果树在居住区造景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6 秦艮娟;;试论居住区景观规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7 张育文;;蒙台梭利教育闪烁个性教育的光芒——蒙氏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的启示[J];才智;2010年32期

8 裴雪静;王卫军;;居住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与园林造园艺术探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朱家瑾,陈晓涛;步行者的交通——兼谈重庆市住区道路交通环境[J];重庆建筑;2004年01期

10 杨忠伟;杨露;;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居住空间形态与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观察;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许世光;曹轶;;“工业邻里”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的实践——以广州南沙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傅立德;;探索和谐的城市更新之路[A];构建和谐社会的城乡规划——2005年全省城乡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郑华;;“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居住区建设理念和实践探讨——以“保利·麓谷林语”项目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4 龙江;;居住区环境景观共享措施探究[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5 李军;杨莹;胡晶;黄珂;;城市新区失地农民居住形态模式研究——以武汉新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成钢;;从公共建筑物布局到公共设施体系构建——武汉百年公共设施规划思想与实践的演进[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侯艳菲;;城市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环境行为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野;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沈莉颖;城市居住区园林空间尺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王,

本文编号:1955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955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