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22:27
【摘要】:艺术文化是水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它产生于水族发展过程中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彰显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其中,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作为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深入挖掘它的价值,对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以及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都非常必要。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中的强度抽样,从榔木水寨选取了三户幼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从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归纳了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传承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观念,体现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教育内容取材于民族艺术资源,教育方法贴近民族日常生活,彰显强烈的民族宗教色彩。虽然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从认识层面上看,家长对家庭美术教育内涵的理解有偏差,对幼儿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对家庭美术教育持有较强的功利性动机;从具体实践层面上看,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科学性,教育方式比较机械,教育评价过于单一。对此,研究者根据家庭美术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从家长自身和教育环境两个维度探寻了影响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其中家长自身因素主要有家长受传统教养观念的牵制,受文化及艺术素养的制约和参与及指导行为的缺乏;而涉及的教育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内部不良环境的影响和外部多元文化的冲击。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研究者结合已有资料为促进水族幼儿家庭美术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如下策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及艺术素养,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及美术教育观,创设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选择适宜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重视幼儿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图文】:

影像,语类,划分图,土语


水语与同语族的其他语言如侗语、毛南语、仫佬语等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其又逡逑有自己突出的特征。它的声母、韵母结构是同语族中最复杂的,也无方言之分,根逡逑据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差别,主要分为三洞土语、阳安土语和潘洞土语(见图1.2)逡逑?。它们在语法上差异很小,且各地基调大体相同,基本能进行一般的沟通。由于逡逑三洞土语地区保留的古音数量较多,且适用范围较广,所以水语的片区语言便选择逡逑了三洞土语为代表,且水语的注音也基本采用三洞语音系统。逡逑|包括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三桐、水龙、中和、坝街、烂逡逑^邋土、3^、恒丰、周覃、九阡*荔被县的瑶庆以及榕逡逑—:——_逡逑__邋I逦|江县4的水语.。逦逡逑水邋逦逦……逦1逡逑H逦阳安土语逦包芦三都的阳安、羊洛、林桥以及独山县董渺一芾的逡逑J.iy-丨邋i邋....邋.邋.:,,邋£-r-J邋水语?逡逑_逦包括都匀县的潘涓和独山县的翁台等地的水语。逡逑...逦逦邋1,邋,,邋.邋:逦'逦__:i逡逑图1.2水语类型划分图逡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纪录影像与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卯节”为例[EB/OL]邋(2017-08-25)逡逑[2018-03-17].http://www.gzfwz.org.cn/xslt/201804/t20180416_3120825.html.逡逑?罗春寒.水族风俗志[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6:5._逡逑?张均如

小狗,蝴蝶,美术教育


W \l逡逑图2.1散步的小狗逦图2.邋2邋蝴蝶与公主逡逑(2)手工逡逑学前阶段的幼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尚处于发展阶段,,其动手能力还比较弱,逡逑但这却没有阻碍他们对手工的热爱。在水族幼儿家庭,手工创作是家庭美术教育的逡逑内容之一,它主要分为纸工、泥工和绣工三类,其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剪纸和刺绣是逡逑家长教育子女的重点和难点。逡逑刺绣作为水族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工艺,在家庭美术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逡逑用。一直以来,刺绣在水族人的家中主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传习。刺绣对绣工逡逑要求比较高,讲究慢工出细活。其绣法与我们常见的蜀绣、苏绣等在针法上虽有相逡逑同处,但其图案和纹路却各有特点。水族家庭中,儿女们通过观察母亲的针法,听逡逑经验老者的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13.6;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彭凯;韦仕娟;;论水族传统家庭教育——以水族村寨苗草村为例[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向瑞;张俊豪;;湘西苗族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特性[J];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3 韦仕杰;;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范婷婷;;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6期

5 王德清;论苗族家庭教育的内容——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干塘寨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5期

6 桑国元;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及其对女童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李怀宇;“文化中断”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8 丁湘;略述少数民族家庭的抚幼传统[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9 滕星;;《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生特吾呷;摩梭人传统家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李欣窈;彝族撒梅支系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3 张鹏;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的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祖拜热·艾尼瓦尔;维吾尔族家庭教育及其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跃飞;幼儿教育传承楚雄彝族文化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瑶;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方娟;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D];云南大学;2010年

8 马莉;回族传统文化中的幼儿家庭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邢丰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韩刘;蒙古族艺术在中小学的传承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68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